首頁 » 教學課程

什麼是好課?

2024-04-23

 

—林敏教育隨筆

經常在聽課過程中,問自己,究竟什麼樣的課才是好課?有時,一堂課猶如一江春水、順暢無礙,從頭至尾,奔流到底,沒有曲折疙瘩、意外偶然。教師的預設目標、課堂設計、步驟流程、一氣嗬成。課堂的教與學似乎是“天衣無縫”地吻合在一起。

 雖然這樣的課堂能讓教師與觀課者都有著一種舒適的滿足感,課堂的流暢度及教師與學生認知過程的高度“同一性”也確常常被我們看作是一堂好課的標準。但細究之下,這樣的“好課”,似乎缺了點什幺。

 隻要解構一下我們的真實學習過程及深層的課堂結構,不難注意到,每個學習個體的認知過程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當一個教師在其課堂教學中,構建起一種高度同一的認知過程,隻注重結構的嚴謹與流程的順暢,一定會影響、甚至妨礙阻止任何個體的特殊認知發展。

 也許,課堂的結構與流程變得越嚴謹順暢無意外,個體學生鮮活多樣認知過程的複雜性就越會被消解扼殺。課堂認知的多樣性及鮮活度,各種不能被預設及設計結構化的意外、偶然及生成,學生的各種奇思妙想及眾聲喧嘩,多角度的視野及不同的認知路徑,這些真實鮮活多樣的課堂情景才是學生主體真正參與到深度學習過程的特征標誌。

也許,這堂課的預設結構會不時地被學習主體眾多的個性化反應碰撞而變得”鬆散不嚴謹”,教案設計中環環相扣的流程也會因學生個體認知的各種生成而變得迂回曲折,但這種課堂卻能讓眾多學習主體都可以深度參與分享。

 一堂好課,就是要打破教與學那種表麵上“天衣無縫”的高度“同一性”和“順暢度”,要包容和鼓勵各種想象、創意及超越預設結構流程的意外偶然,關注每個學習個體認知的特殊性才能讓有效學習真正發生,好課,便是去探尋能容納個體認知多樣複雜性卻充滿活力與張力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