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学文言文,名师点拨学习要诀

2013-05-31

 

他山之石

期末复习之前,

学文言文,名师点拨学习要诀

时下,教育界有句顺口溜: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那么,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究竟碰到了什么问题,到底“怕”在哪里呢?在即将进入本学期期末复习之际,记者采访了沪上多所中学的学生和部分语文名师,让同学们在短小精悍中潜藏大道理的文言文学习中少走弯路。

[难点剖析]
学文言文,难在哪里?
难点1  难理解无论字、词、句,看起来都是迷迷糊糊,字音、词义、句意经常搞错。
文言文的生僻字多,同一字古今读音不同、一字多音现象较多。例如,“说”读shuō时,有当说、说明讲,如“请说之”(《公输》)。有当说法、主张讲,如“百听细说”(《鸿门宴》)。有指文体的一种,如《捕蛇者说》。“说”读shuì时,当游说、劝说讲,如“苏秦以连横说秦”。“说”读yuè时,当高兴讲,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至于文言文的词义就更加“百花齐放”了。打个比方说,“如”字一般有五个意思。①有“如果”的意思,即“要是”的意思(如不及早准备,恐不及)。②有“然”的意思(“突如其来”)。③有“如同”的意思(“如临大敌”、“如鱼得水”)。④有“比得上,比不上”的意思(“耳闻不如目见”)。⑤有“依照”、“顺从”的意思(“如意算盘”)。

句子本身就是字词组成的。字词都不能正确理解,加上文言文句型的变化,确实让人有点晕。比如,《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不知道人家。这句话中,“不己知”中的“己”字,提到了动词前面,“不知人”的“人”却没有提前。学生可以从中发现,宾语要提前,得有条件,那就是必定在否定句、疑问句的情况下。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果是普通名词,那就不能提前。

难点2难背诵文章拗口,如同背天书,特别是诗歌除外的文体。与现代文相比,背诵的感觉不好。

初二学生小季觉得背文言文很难,他认为文言文就是古代人讲的话,不能按照现代文的思路去记忆,因此默写出来的文章常常“缺胳膊少腿”,整句整句漏掉。记者碰到的许多中学生至今还用非常机械的死记硬背法,靠“背诵-默写-订正-再背诵”的“车轮大战”来强化记忆。“别人背一遍就记住,我背三遍总该记住了吧。”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小李坦言,背文言文很辛苦,效果也不明显,过一段时间就忘得精光,又要来一遍。

难点3没兴趣由于大多数文言文讲述的事情都发生在古代,反映的也是古代的社会现实。许多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一看到文言文就已经没了精神,更谈不上一字一句推敲了。

“上历史课就有点头疼,文言文讲的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和现在没关系,记起来很难。”念高一的周同学本来对文科就没什么兴趣,现在看到这么多的文言文犯了愁,既有诗歌,还有游记、记叙文、辞赋,自然没了方向。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对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明了,只能逐字逐句地死记,结果花了很多时间也不见成效。

[名师点拨]
莫刻意钻研文言语法
■资深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陆继椿
陆老师认为,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少,同学们学习也没有什么语言环境,因此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
1、多读,不求甚解。如果每次读到不懂的地方都要查书的话,那只会让阅读变得烦琐劳累。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来读,比如说先秦的一些小散文,又或者选择一些文章的部分章节来读。按照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尽量理解其中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再查看翻译注解。总结错的地方,错在哪里,正确的理解是什么,这样练一段时间应该有效。

由于许多文言文都是包含音韵在内的,多朗读之后会产生语感,越来越有味道,不要做“哑巴文言文”的学习者。一段时间过后,你会觉得诵读给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要为考试读文言文。现在许多同学都是为了考试分数来读文言文,有的已经走进了钻偏题、难题的“死胡同”,心理上难免产生消极厌倦情绪。其实,根本没必要为语文考试的文言文部分而读文言文,那样既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帮助不了你去应付不断变化的考试题目。

3、文言语法莫刻意钻。如今不少中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经常配套讲授些文言语法,结果适得其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学生被搞得稀里糊涂。实际上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不需要刻意地去钻研文言语法,多读多背反倒是好办法。

比如我们小时候读的李白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时也许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理解了古人的用意和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现在不理解,将来也会理解。但是,这也并不是说一切都靠死记硬背,要防止不分青红皂白的机械记忆。

市北中学校长、资深语文教师陈军
首先,要高声诵读。诵读比默读好,默读容易遗漏字,又不易准确掌握字的读音。高声诵读时,须“详缓(仔细、从容)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子读书法》)诵读时,遇到不会读的字要参照注释或字典准确读出声来,一直读到自然上口。

其次,要用心思考。阅读文言文,常常要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句意。工具书中解释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意思,选哪一个正确呢?这就要联系上下文反复推敲,用心思考。

第三,要归纳总结。阅读文言文,要随时记下多音字、多义词和特殊句式。阅读文言文,只要遇到一个字出现第二个读音,一个词出现第二种解释,一个句式与现代汉语的结构不同,就要及时把它抄下来,加以归纳、整理。

作者:记者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