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动态 » 校园新闻

成长在行走的路上(图)

2015-11-24

 

——2015年西外预初年级师生长兴之行

文/刘丽

    今早(2015.11.12)一到校园、一辆辆大巴满载着小学和初中几个不同年级、上千名学生分赴各地做行走课程……在西外,传统的春、秋游都己被每学期短则一天、长为一周的行走课程所取代,带着课题、访贫问苦、社会探究、田野调查、感受体验,从人文历史遗迹、到科技、自然、审美场馆,从戈壁荒漠到草原山川……  

     这是西外大课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部份,孩子们在路上,我们的老师们最辛苦,今晚预初年级近五百师生夜宿长兴一所职校,带队老师累了一天,还得轮流值班守夜,照看着这些孩子们,也许,不在路上,学校可以少担风险、老师们也可回家休息陪伴家人,但西外人坚持了十年的这些担当和付出,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路上的兴奋和欢快,而是他们身心成长中必需的视野和体验!向为之辛劳付出的西外老师们致敬! ——林校长手记

    2015年11月12日清晨,九辆首尾相连的大巴载着我校预初年级国内部与国际部400多名师生,于蒙蒙细雨中南下长兴,开始了两天的行走课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浓浓秋意已染尽江南,车窗外一路绚烂多彩。

    行程第一站是参观长兴金钉子地质博物馆。各班各组的孩子们怀着不解、好奇与期待开始了五大探究课题:生物进化、恐龙灭绝、地质(岩石)、化石(分类、形成原因)、宇宙与地球。原来所谓的“金钉子”是地质学上确定地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长兴的煤山之下竟静躺着两亿多年前的生命化石,被挖掘出的 “牙形石化石”成为划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准化石。

    孩子们忙着用相机、手机和纸笔记录下沧海桑田的变化。通过4D电影,大家感受了地球46亿年五大代的生命衍化及六次大爆炸,带着对目前环境的忧思走出观影厅。苍茫的宇宙变幻显示了人的微小,但艰苦卓绝的研究与成果也彰显了人的伟大。地质馆之旅,让渺小的我们有了一种生命情怀:我来尘世,不为永生,不为苟活。

    行程第二站是全体师生走访长兴的白岘中心小学。该校近四成的孩子是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的务工子女。父母忙于生计、家庭经济窘困等让他们很少走出这座小县城,我校师生给他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礼物和捐款。面对热情大方的哥哥姐姐们,这些孩子的质朴、腼腆甚至是语无伦次都展示了他们真实不加掩饰的一面。我校的孩子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反观到自身的幸福,“珍惜”二字涌上心间。

    连绵秋雨下,一辆辆大巴再度出发,于泥泞中小心地穿街走巷,送达孩子们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孩子们在了解了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的重创,也了解了粟裕司令员建设军队的创举。多种多样的文物以及 “这里没有黄浦军官,只有身经百战的老战士;这里没有学士博士,只有丰富经验的革命者”的对联和“革命熔炉”横批让人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也使人沉思、振奋。

    风雨兼程,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行走,前往住宿基地的路上,温暖的车厢里师生相互点歌,欢歌笑语撒满一路。这次行走,不仅是开辟孩子们知识的第二课堂,也旨在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团结友爱的精神。面对简单的吃与住,孩子们能笑对一切,“苦”中作乐。当晚的师生联谊文娱活动更是让大家自嗨到夜半方休。

    休整一晚,次日秋雨已住。孩子们行程中的最后一站是亲近大自然,来到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大家乘船穿行在酷似迷宫的港叉苇荡,放眼望去,灰色的苍穹下,青山环抱着绿水,山上云翻雾走。耳畔听着导游介绍神龙怒沉人界,小丫鬟甩筷子成芦苇的传说,苍茫的山色和潋滟湖光更显瑰丽。那在水一方的片片芦苇,于秋风中摇曳身姿,是那般的轻柔,那般飘渺。登上湖中小岛,金黄的稻田、伫立的风车、婆娑的垂柳、秋后的荷塘、翔集的白鸟、吟唱的秋虫……开学初全年级孩子们读到的曹文轩笔下的乡村风情如是眼前之景。身临其境,孩子们对阅读里的世界有了真切现实之感。行走对接了阅读,此乃又一收获。

    两天的长兴之旅在走走停停间很快结束。这是2015届预初师生第一次到外省市的行走。一路上老师们对每位学生的衣食住行倍加关心,碎碎念不止。师生间多了谈心交流的机会,彼此的感情在行走的路上也得以增温。步入初中两个多月,孩子们渐走渐近。他们在最美的时光相遇,携手共进或撑伞同行的一幅幅画面必将成为日后珍贵的回忆。老师们遇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师生相处的日子也成了最美的时光。

    400多名师生安全顺利地行走归来,孩子们纷纷忙着分组完成课题报告。诚如王晓辉副校长在动员大会上所说:“我们的行走重在体验,不在享受。行走应是精神之旅!”西外举行的每一次行走课程都是师生的精神修行,而修行的路, 就是我们生命的远行。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