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人天地

东奔西走:一个教育人在中西融合路上的行走与感悟(图)

2016-04-24

 

编者按:从上海到洛杉矶,从柏克利到哥伦比亚,从美国树人学校的交流到和一群中美校长们的头脑风暴,林博士不到一年时间第二次跨洋西行,为西外新十年发展奠定了基调,读过此文,也许你对国际化教育,双语人才的培养会有更多的感悟。

 

从上海飞了十一个小时横跨太平洋,又到了美国旧金山,中美文化交流基金会的马丁先生及夫人专程从洛杉机赶来,一起去了加州大学柏克利的校园……

 

这所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常常在各类世界及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却是如此的低调、朴实、校园与柏克利小镇融为一体、与我二十年前初见时的校园外貌变化不大。

 

但看着校园中来来往往的年轻人、听着刚毕业不久的伯克利学子对其母校充满深情的介绍,刹那间,似乎看到这几年西外被该校录取的几位学生的身影……

 

这所大学的图书馆墙上,贴着代表着这所大学学术传统与灵魂的三張图片,自由之精神、人的思想是不能被限制的……当说到柏克利教授有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唯一的特权,只是可以在校园中有一个专属的停车位,也许,这就是这所大学的精神所在……

 

凌晨四点多,因时差关系,怎么也睡不着,白天在柏克利校园的场景还一直在脑海里翻转……校园的一景一处,都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有灵魂的学校。

 

柏克利大学建校一百多年,一直是美国追求社会正义、平等、开放、包容等深层价值的自由派思想和学术的重镇。

 

从当年为黑人和少数族群争平等的民权运动、到六八年风起云涌的反越战学生占领校园及各种对强权及社会不公的不懈的示威抗议,这所在学科专业上比哈佛有着更多排名桂冠的校园,弥漫着一种真正的“学术味”!

 

也许,我们中国的教育,更注重于对知识层面的追求,柏克利的卓越,并不在于学校有多少诺奖教授、有多少全美排名第一的学科专业,这所校园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更关注有多少第一代上大学的少数族群学生、如何能使学校成为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社会发展更公平的助推器,在鼓励师生创新创业创富的同时,坚守坚持学术自由、思想开放、文化包容、分享互助……校园无数讲座的宣传海报中,有一张的主题是“探寻你自身真实的自我”,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我们去寻找内心深处中的“True Self”……

 

位于贝克利大学校园附近的树人IB课程双语学校,办学九年,做了很多中英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从幼儿园到初中,金发碧眼的美国孩子跟着中文老师用母语浸润法学习汉语、听说读写、语言文化、学科知识、主题式探究学习……该校初中孩子过一周会来西外交流访学。

 

今天下午在学校与校长、师生沟通对话中,愈来愈感到,双语跨文化的课程与学校,不再是小众的新奇与实验,已成为未来世界公民成长的必经之路,真正的国际化教育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双语人!

 

横跨太平洋两岸、树人与西外,都在努力寻找、探索、实践这一路径,任重而道远……

 

这几天在路上,看了几所美国不同类型的学校,美国教育的多元化、多层次、各种不同办学理念、目标、风格、各种校园文化,给美国教育带来培养各类人才的活力与生机!

 

今早在纽约看了一所私立中学,下午又去哥伦比亚大学,常青藤名校之一的哥大校园却有着西岸较平民化的贝克利所没有的“贵族味”,古典欧式的不同建筑及纽约特有的大都会的文化确实给哥大校园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厚重精致”气质……也许藤校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任何教育的最重要资源!

 

在哥大教师学院的进门处,杜威的名言高挂在墙上:“我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的方法途径。” 我们教育人,确是任重而道远……

 

这几天马不停蹄地在纽约考察学校,也与一批中、美教育的同道者们一起讨论、分享未来国际化教育和学校的发展愿景……

 

昨天一群中美校长们,看完了一所纽约附近的校园,聚在一起,又是一场关于未来学校的“头脑风暴”…也许,这群总不满足的教育人,有美国排名第一的公立学校掌舵人、也有创立纽約中美双语高中、普林斯顿最早的双语学校的实践者、还有在Avenues 这所沉润式双母语学校课程的设计管理者……理想、激情、想象、实践、每次这样的分享、碰撞、未来Global school 的构想变得越来越清晰……

 

 

昨天回国前,又专程去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与就业辅导办公室的负责人交流沟通,为西外、三亚国际学校以及今后我们国际教育的发展招贤纳才。

 

哥大教师学院是美国以及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和校长的学术摇篮,每年都有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硕、博研究生毕业,当年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先驱们如陶行知、陈鹤琴、张伯苓等都曾在此学习或进修过,近来每年都有不少中国学生在此学习进修。

 

门口杜威的铜像,似乎就是哥大教师学院的门神,注视着一批批有情怀的教育人走出校门,在全球各地办起了一所所学校,但愿哥大教师学院与中国教育百年来的缘源,会持续下去……

 

坐在纽约的机场候机厅,等着回沪的班机,短短十天的赴美之行又要划上句号,每次来美访学匆匆,近年来美国教育的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与京沪等地相比,已不占优势,西方教育的“真经” 是他们的教育理念与课程内涵,教育其实是对人性中最真实、善良及美的品质的回归!教育应使每一个参与者,学生、老师、家长都变得更真、更善、更美!教育别无他求!

登机开始了,近十五个小时的飞行要将我带回大洋的彼岸,过几天,又要开始为西外五月的行走课程踩点探路…,也许教育人的行程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201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