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林敏教育随笔16-20

2016-11-02

 

16、国际教育的本土化

----林敏教育随笔16

今天下午在华师大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与来自长三角的校长们分享了西外十一年国际化教育探索中的反思与感悟。沈主任给我出的题目是:“国际教育的本土化”。确实,这十一年来,西外也一直在努力构建设计和探索实践如何在中国的语境中,打造带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西外在办学之初,就坚持不全盘引进“原汁原味”的全西方课程,我们坚持中西融合,以中国的母语课程为主干,以母语文化及中国身份认同为基石,引进,吸收,融合西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及课程。双语,多元,跨文化,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及国际公民的素养,但其内心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宿,则根扎脚下的坚实土壤。

在分享中,谈到了“国际教育本土化”的路径与实施,如何在语言,课程,课堂,核心素养,意义与价值观层面整合融汇?冲突,矛盾,俩难,及文化深层的内在张力如何平衡调和?这些其实都没有现成的标准固定答案。十一年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各种有意义的新问题,如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发展的内在同构关系的问题,教学中生成性和结果性知识的建构如何相辅相成,中国传统课堂平面单维的高结构,高控制如何在引进自主探究性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开放,包容,更有多维灵动的知识创建的时空结构。国际教育不是简单的洋课程,洋师资与洋高考的引进,更是一种观念的“突围”,视野的“拓展”,课程与课堂的“重构”和新人的“再造”。而这一切亦可用一词来概括"Glocalization",这个近几年新创的英文词含有全球化和地区化同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重意思,全球化的进程是在一个个特殊的地区社会具体呈现发展的,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也是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与原有的传统,文化交融发展而成的。所以,只有本土化的国际教育才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也是未来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17、"度"的艺术

----林敏教育随笔17

昨天在华师大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讲课交流中,向在座的校长们提到了如何在中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把握好“度”。“度”这个字很难有一个相对应的英文词,但在中文中却有很丰富的含义。“度”是一种恰到好处,既”不过"又没“不及”的拿捏平衡。如自信过一点就变成自大了,但差一点又成了自卑。一个好的课堂,既不能没结构控制,也不能太随意散漫。同理,在国际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本土的文化特质,自身的特殊性,而让世界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外在的摆设”,另一种做法亦不可取,否定自身特有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环境,而简单地照搬照套,这两种趋于俩端,表面上看是完全不同的做法,其实都偏离了处理复杂问题的正确方法,即努力去寻找不同事物之间内在关联的“平衡点”,这就是"度"。

"度"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师生关系,家校沟通,各种人际交往,管理乃至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思考原点。“过犹不及”,世间任何事与人,都在一个个具体的“偶然”与“特殊”的碰撞中,会逐渐地各得其所,在具体情景中,找到其最佳“平衡点”。我们的教育,也应如此,要顺势而为,要让不同的观念,探索,创意,实践,在众多不同个体的特殊尝试中,去慢慢地达成一种自然的“和谐”。“度”是一种众声喧哗后的“沉静”,也是嘈杂纷乱后的“有序”。“度”既是教育的“艺术”,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18、“美感”与“认知”

----林敏教育随笔18

今天西外初中数学吴老师给我发了三张她手工制作的“艺术品”的微照,还附了一段话:“从初学一无所知,到今天这样,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感知了兴趣和乐趣。从学科的图形的三角,菱形,圆等多种图形的巧妙组合,以及数学的对称,到色彩的搭配,都让我再一次感知数学无处不在的可贵。不仅可以感知数学,美术,同时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磨练也是极好的尝试。小小纸衍,却浓缩着一个个多彩的世界!” 吴老师这些用彩纸精心设计制作的“艺术品”,不仅会在课堂中给孩子们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让一堂可能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数学课,变得有趣有味,原本单调的线条,图形,突然间变得形象立体,美仑美奂,数学思维所需要的对形状,多维空间的理性认知变成了富于创意的艺术想象。

在我们的好课堂中,经常能看到富于想象的各种“艺术”元素,一堂好课,常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认知过程需要“情感”,也需要“美感”。“美感”能让“抽象”变“具体”,“逻辑”变“形象”,能让认知和情感在美感中交融汇合,学习不仅是一个高认知,而且也是一个高感知的过程。教育充满着“美感”!

 

19、今天需要什幺样的教师?

----林敏教育随笔19

今天一大早就去长三角教师招聘会去为西外和三亚学校招老师。才八点刚过,就有不少应聘者在各个学校台前递简历,很快,我们学校的台前,也集聚了不少年轻的本科和研究生。有复旦,交大,华师大,上外,上师大等上海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也在从东北师大,南师大等外地院校赶来的毕业生,也有在职的有经验的老师。在与应聘者交谈中,感到教师这个职业不再是为师范生所独占,一批批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视教师为自己择业的首选。当问及申请者为何要当教师,答案常常是教师这个职业比较稳定。也许,在当下这个日益变化的世界,其他行业瞬间的起落沉浮,变幻无常,却是让教师职业的“稳定恒常”,有着一种持殊的吸引力。但仔细一想,恰恰是教师这个行业,其实是更需要有革命性的变化,这“恒常稳定”的职业传统,一代代不断招收那些有着很强的“求稳避险”基因的求职者,不断强化这一“传承为主”的教师职业特质,渐渐地,我们教师的专业素质会趋于保守,招收入行的人的同质性越来越高。其他行业每隔几年的那种创新变化,的确很少在教育行业发生。是不是我们要在源头上,在教师的来源上有大胆的改革与突破,让教师的来源更多元化多样化,让各行各业的创业创新者,让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丰富,闯荡冒险者都有可能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教育这个大领域,以专职,兼职,顾问,承包服务,网上线下等形式与学校一起共同设计发展新课程,建构新课堂,重塑教育新时空!也许教育新范式的变化,是要有一代多元多样身份的新教育人,以不同质的经验与经历,构建出一幅色彩斑澜的新教育图景!

这也是近来西外学校创立“教育创新工场”,希望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更灵动自由的创新创业的模式,来吸引各界的“探索者”,使他们加入到教育这个大平台。通过融入新的社会元素,来改变教师的传统基因。让我们教育和学校充满着生命活力与变革的内驱力!

 

20、今天的学校青睐什幺样的“新教师”?

----林敏教育随笔20

昨天在长三角教师招聘会上,也与很多申请者有着很有趣的对话。不少申请者在西外的招聘告示前左看右看,脸上流露出种种困惑惊奇的表情,问着我们:怎幺你们除了数理化,语外音体美等国家规定课程之外,还招这么多其他校本课程教师?一个学政治专业的研究生问我:什么是西外的“批判性思维课”?教什么?怎么教?我简述了西外这门课的内容,也反问他,你能教这门课吗?他很实在地摇了摇头:”我们在大学时都沒学过”。又有某211大学学英语及跨文化交流专业的研究生问我?你们的国际理解,热点问题的课程怎幺上?我给她讲了我们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课程,如对叙利亚及中东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英国退欧,美国大选,南海风云,都会成为这门课的讨论研究课题。边上围着的准教师们都很吃惊:“你们是大学还是中学?我们大学里都不上这样的课”。当问一些985大学的数理化专业的研究生,能否参与学校的Steam课程建设,不少人也是一脸茫然。确实,这些“准老师们”似乎并沒有这样的心理,学术准备和对未来中国教育即将到来的大变革有着深层的理解思考。绝大多数申请者们在他们所经历的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都是传统的分科式,只关注分门别类应试科目知识获取的经验及认知,并沒有对课程课堂内在的知识关联,问题导向,学习素养等教育的深层内涵有过理解关注。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学校更需要一批能打破传统格局,有思想有个性,有想象有创意,愿跨界探索寻路的真正的“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