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林敏教育随笔21-25

2016-11-07

 

21、和谐师生关系的最好“对联”

----林敏教育随笔21

今天西外励老师看到了她去年教的学生在她这学期教的班级课堂上贴了张条子“你们要对得起励老师”。励老师见了这纸条,很感动,也在微信上晒了这纸条,同时回应道:她这十几年教师生涯一直坚守坚持基本底线,即“要对得起学生”。师生互相之间用“对得起”对方来表达彼此的情感和承诺,令人动容。“要对得起老师”,这是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地一种爱和崇敬,是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掏心掏肺,真诚努力付出后的一种“真情回报”!你对我好,你为我们尽洪荒之力,我们也要“对得起你”,不能让老师失望。这是孩子与老师之间一种深层的感情交流,也是孩子懂事感恩的表现。这种孩子们的感恩心态常常会变成孩子成长的良性动力,会鞭策孩子不断进步。一个好老师,能让学生们有一种通过自身不断进步来使老师高兴满意的内驱力,这也是师生之间情义浓浓的最好象征。

励老师的“要对得起学生”,则是一个老师对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最朴实的概括表达,一句大实话,胜过千言万语。教师们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围绕着这几个字。犹如做父母的,“对得起孩子”,说说容易,做做难。有些事我们老师觉得“对得起学生”,学生们却不买账,所以,我们老师如何真正能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中,感受到我们的诚意,真情和爱,一种发自内心地不让孩子误解,对立,失望,放弃。“要对得起学生”是每一个好老师的座右铭,也是“要对得起老师”这句话的生成条件和前提。没有老师的“对得起学生”,绝不会有学生的“对得起老师”。尽管师生关系是双向互动依赖性的,但发生在老师情感深处对学生的爱,才是学生尊师信师的源头和基础!这两个“对得起”,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一幅最好“对联”。

我们的励老师尽管看到学生纸条上的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地泪奔了,但内心却是满满的幸福感···

 

课程与课堂

----林敏教育随笔22

课程与课堂是学校教育密不可分的俩个有机组成部份。课程是课堂的理念,架构,标准,内容,课堂是课程的平台,实施过程与具体展现。任何课程,无论其理念架构,内容标准如何“高大上”,最终是要在课堂中落实检验。我们国内不少学校目前的课程与课堂,虽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但也有着严重“脱节”现象。好多课程有着很好的课程理念,标准,内容,但在具体实施中,变成一种单调,机械,僵化,只追求单一知识目标的过程。所以,目前学校教育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有什幺样的课程,而是有怎样的课堂。学校的教科研,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师生的内涵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课堂!只有在课堂中,才会有真正的教学情景和知识,能力,素养的生成,课程的内容,是在课堂流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才能展示表现出来,课堂是课程的三维目标实现的场所,是教与学真正能发生的具体时空。

没有课堂的课程,仅仅是概念的组合,教育最本质的过程是课堂的结构与流程,课堂才是所有教育人要聚焦关注的重点。而且只有在课堂中,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课程才能不断生成丰富,迭代发展。在课堂中有师生教学实践参与生成的课程,才最有生命力。

我们的课堂,也不应限于传统的教室内四十分钟的一堂课。课堂的时空要开放重构,田野,路上,社会,世界都是育人的大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幺样的课堂才会产生什幺样的课程,课堂的微观结构,时空框架改变了,课程才能重构再造。而且,从课堂着手,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和学习模式的深层变化!

 

“文化沙龙”与学校的“软实力”。

----林敏教育随笔23

西外学校这几年一直在做校园的“文化沙龙”,有时会请一些校外的文化达人来分享,但更多的是学校自己的老师,讲自己的读书治学心得,谈个人的生活生命感悟。师生志愿参加,一开始人不多,但慢慢地人越聚越多,先是语文,外语老师居多,但现在各学科老师也都有兴趣参与,也有学生加入。以前题目很广,从“爱情与婚姻”到“大数据时代,” ” 牡丹亭”,“八十年代的大师们”等各种人文,社会,科技发展的主题,这学期是“回望百年中国,重寻教育之魂:民国大师系列讲座”。每一次沙龙,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但都是同道者们的精神分享,心灵交汇,收获满满的时间。

每次沙龙活动中,有时有主讲者,有时是几个分享者的对话,但大多数是有热烈生动的参与讨论,有时还会有严肃激烈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每次结束时,总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我们的学校,各种日常教学,工作的压力巨大,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早晚自修,晚值班,各种教研活动,大小会议,家校沟通,确实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想象,有这幺一份“闲情逸志”。但恰恰是越忙越累杂事越多的校园,越要找一方静土,能让师生有一个忘掉眼前的“嘈嘈杂杂”,去寻找一种“超验”的感觉。也许,这种感觉并不直接产生任何短期的“功利效益”,但我一直坚信“功夫在诗外”。这些似乎与每天教学不沾边的“诗和远方”,让人觉得“虚无飘缈”。但好老师和好学校如果太“实际实惠”了,各种硬指标都好,就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或由内而生的“气质”,也会有问题。因为这确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底蕴”,是校园和每个教育人的文化“底色”。也许这“底色”平常是隐性不显现,但它却是一个人,一所学校真正的“软实力”,也是一个人和一所学校的品味,格局的“内在基座”。

 

24教育的“坚守坚持”

----林敏教育随笔24

昨天大学同窗来西外相聚,走走看看,大家很是感慨,十一年前学校刚盖好时,他们来过,一晃,校园又变了个模样。尽管是周末沒学生,他们还是能感受到这十一年来慢慢在校园中所积淀的文化。当年新楼犹建,似乎美仑美奂,但缺一种“气息”,楼里园中,闻不到真正的“文味”。十一年后的今天,尽管校园己留下岁月的沧桑,但所见之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却刻下师生们用心用情的教育痕迹。墙上的一行字,一幅画,走道拐角处的一个小书架,经典工作坊里的学生创意作品集,展厅里的师生设计制作的工艺品,墙上的各种社团,沙龙及行走课程的海报,操场边上的小木屋,学生自我管理参与的“英语小超市”,西外的“品格银行”及校园中可用于学生行为表现评价,流通交换的“西外币”···这一切,也许在这些复旦的“大教授”们的眼里,与深奥的哲思与前沿科学的理论相差太远,但没想到,这些成天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仁学心学,科技逻辑打交道的大学者们,却从校园里这些带有童心童趣童真的“小儿科”的点点滴滴中,看到了教育的“真情实意”,闻到了久违的一种“文化气息”。我们孩子的成长,是需要静下心来的陪伴,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及各种功名利碌的诱惑。确实,基础教育的艰辛及常常“吃力不讨好”,既沒有大学的光鲜及自由,又没有金融投资业“快速回报”。但恰恰是基础教育的普通平常,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更需要从业者的想象创造和坚守坚持。从复旦同窗老友的眼中,也能看出他们的赞许和发之内心的自豪骄傲之情,他们可能也沒想到,当年与他们同窗四载,心高气远的读书狂,后来也成了洋博士教授,却十二载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甘当“孩子王”。

岁月在我们身上,都留下了无尽的沧桑,但在每一个老同学的心里,却还有着青春年少时的生命之火。彼此能分享这种感觉,真好!

 

25本土化的国际教育

----林敏教育随笔25

从我们自身脚下的教育土壤,能否走出中国的国际化教育之路?办学十二年来,其实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一问题,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否一定要读IB, 或“原汁原味”的美加英澳课程,才算是受“国际”教育?

今天,在内地看了两所我们中国人办的现代国际化学校,深有感触,这两所学校,都是根扎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都以中国的国家课程作为学校的主流课程,外教也很少,也没有成系统地引进国外课程。但在办学思想上,都强调开放,包容,寻求国际教育的核心理念,即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发展。都将国际化途径看作是如何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培养孩子面对一个日益全球化的多元社会与世界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一个学校将教孩子会爬树,会做饭,会缝纫,会画画,会识谱,会下棋等基本生活及审美技能看作是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另一个学校“各美其美”,实行“开放式教育”,将教学空间打开重构,原有固化僵硬,单调一元的教学功能区,被重新组合,教室不再是封闭自成一体的独立空间,而是与师生的交流,活动,娱乐,生活等多重功能的区域交汇融合,教学空间可延伸拓展,教学流程也变得灵动鲜化,国家课程与教材被二度开发,课堂模式创新转型,这些时空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育人理念和实践的变化。这两所学校的教室,走廊,墙上,校园的角角落落,都透着一种真正“国际范儿”,是一种扎根本土,根深叶茂,来自一种文化自信,但又开放包容的自在心态。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洋课程洋外教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对国际教育理念的真正理解和感悟,如何培养一个能面对未来全球各种挑战的国际化人才?这两所立足中国本土的学校,从理念与实践的层面上,都做了很好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文化教育传统中其实蕴含着很重要的“国际化”元素,如我们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心智合一”,这些最基本的本体及认知概念,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现代国际教育理论的重要关注点。

也许,最本土的,也是最国际的,任何教育的起点与归宿都有共通点。深掘自身脚下的厚重文化土壤,放眼并吸收世界各国的多元教育资源,根扎中国,花开世界,优质一流的中国的国际化学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