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林敏教育随笔28-31

2016-11-17

 

28、“精英教育”与“接地气”

----林敏教育随笔28

美国大选落幕,代表“知识科技金融精英”的希拉里落选,“反智政治不正确”的川普获胜,让所有主流媒体,哈佛,耶鲁的大教授们“大跌眼镜”:这个世界怎么了?

确实,这个世界正日益变得“两极化”,精英和平民说着不同的“语言”,过着不同的“日子”,关心着不同的“问题”,二者的交集越来越少。教育也是如此,美国最好的“精英学校”,读苏格拉底,柏拉图,但在贫困社区的公立学校,校长教师能确保学生准点上学,安心听课,己是心满意足了。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一些“好学校”,也愈来愈注重“精英式”的培养模式,读中外经典,学国定课程标准以外的许多人文,科技,审美,体育等各种拓展课程,一个个孩子,不仅通晓古今中外,而且身怀六艺,人人有特长,不是高尔夫,便是戏剧音乐或编程机器人,而且个个能言善辩,胸怀世界,有着济世救民,舍我其谁的领袖意识。高智商,高情商,高社会商,说话做事分寸拿捏,恰到好处,一幅绅士淑女,让人看着得体,听着舒服,人见人爱的好模样。这批孩子,在一个同质性很强,理想化,过度洁静的学习,生活环境,与现实世界的“脏,乱,俗”远远地隔离开来,世上真实的“恶行劣俗”,人性中软弱自私的一面,常常让书本和世外桃源般的校园课堂给粉饰装扮一新,我们出于善意好心的美好想象,去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变得单纯可爱。也许,理想化的“精英教育”确实能发扬人性中的“至善”一面,但孩子在面对一个复杂多样的真实世界时,他的精英意识常常会缺失一种接地气的“街头智慧”,会有一种“政治正确”的预设思维框架,常常会忽略集体无意识中那些虽不上台面,政治不正确的本能性反应,而恰恰是这些人性中最本能原始的冲动,常常成为人类变革发展的动力。

其实,精英教育,更要培养平民意识,更要注重多样多元的俗生活,更要让孩子们走出书斋,多接触与被四周物理和文化围墙隔离开来,尽管不安全,不美仑美奂,有时还令人感觉俗不可耐的真世界。好学校好教育,要让理想依托于现实,书本化作为实践,精英素养变成平民意识,同质变异质,天上地下,智慧经验,庙堂与街头都能有机地融为一体。

 

29、“质量分析”分析啥?

----林敏教育随笔29

期中考试卷子刚改完,分数一登记好,全校上下忙着做“质量分析”。一看平均分,二看优秀,及格率,三看横向排名,四看与上次考试比较后的变化(进步或退步)。学生,教师,学科,班级,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学部,学校层面,都在层层分析反思,讨论交流,努力从考试结果中找出教与学的“得与失”。

确实,质量分析是任何学校对其教学过程监控管理的重要手段与环节,沒有规范有效的质量分析,很难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但如何使质量分析能作为一面镜子,使我们能看得清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能对症下药,改进教学,使质量分析不仅仅停留在“算分,看分,比分”的考评层面。

有质量的“质量分析”,一定是从“分数”看“课堂”,“考场一张卷,课堂半年功”,卷面上的“得失”,首先是课堂上的教学“得失”。考卷上的问题,是与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我们在分析试卷,其实要盯住课堂,为什幺这些题变了个样,学生都错了?是上课时,只关注学生套公式的机械式的解题能力,还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关注学生的学科思维素养。质量分析的过程,是教师和校长透过“分数”,“穿越排名”,直达课堂的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教学中的各种深层问题,是可以通过“质量分析”这一环节,折射到我们的反思讨论中。

“质量分析”也要从“分数”穿透到“人”,一张张试卷,也反映了一个个学生鲜活生动的生命个体特征,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认知能力,情感因素,生生之间,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等关系,都会在这张试卷中渗透出来。好的质量分析,也是对班上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的深度分析,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找准问题所在,才能真正改善每一个孩子今后的学习状况。同理,教导,校长在作质量分析时,也要在分数排列中看到教师们的个体和集体的工作状况。分数背后是我们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度,师生关系的融洽度,工作的敬业度,教学的有效度,团队的协作度,家校的沟通度···,这些内在的深层因素是我们做考后质量分析时,要真正下功夫,重点关注的。

 

30、跨界的探寻

----林敏教育随笔30

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饭时,与张老师坐一起,又聊起了她近来正在做的“轻阅读”的语文教学实验,此时,新来的美术老师也加入了讨论,我们开始策划西外的跨学科的“人文审美创作”新课堂的探索。我们开始想象,语文课不仅是将“书写文本”作为唯一教学内容,能否将语文课的内容,载体,手段及教学空间重构再造,语文教学不仅关注传统文本阅读,提升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批判审辨性思维,还要增强情感分享,审美想象的空间,同时,还要拓展学生实践创造的功能平台。

我们在思考设计,能否有一种融“文本阅读”“审美艺术”和“想象创造”的人文审美创造综合课,结合传统的语文,美术设计,音乐,戏剧等学科,将文本通过视,听,画,诵,唱,演等手段,化作师生共同参与分享的多维审美空间,文字,语言,具象,视觉,音频,旋律,角色,场景,故事···,让原来单维的“阅读”变成多元多维多层面的视听诵唱演画的多重结构。让师生的认知,情感,审美,想象,创造过程真正融为一体。我们觉得在“书写文本”和“具象文本”或“视听文本”的交融中,会让孩子们生成出更好的对各种“文本”的解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及设计的跨界重构,依托于单一阅读的传统文本,会变成充满美感,也能给师生带来很高“愉悦感”的乐学过程。读书,再也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简单的对话,而是各种感官,心智,情感的综合交融反应,当枯燥的字词中有画面,诗句伴随着抒情的旋律,故事情节由角色人物演绎,最后,审美认知功能又转化成想象创造功能,师生们在传统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这一“人文审美综合空间”,又想象创造了自己的各类新文本(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绘本,视频,歌曲,绘画,工艺设计,手工制品···) 这一自循环过程便是教育的新生态。

西外这些年来,实际上己在这一学科跨界融合教学上做了不少探索,小学,初中的绘本课,经典选读课中的创意写作,英语的戏剧,小学的HAPPY GO 和西外小银行,批判性思维及中外教合作的社会情感课,STEAM课程,还有各学部的大,小行走课,这些跨界综合课,不能分门别类,归之于那门传统学科,但对孩子的核心素养的生成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我们课程改革创新就应从原有传统学科的跨界交流着手,打破原来“老死不相往来”的课程分类,重构我们的知识结构,再造多元多维,交互融合的课程与课堂,这会给我们教育的转型带来无限的想象和创新空间。

 

31、精神的“流浪者”与校园的“守望者”

----林敏教育随笔31

最近临睡前,一直在翻看和聆听一些曾不入主流,“离经叛道”,常被人视作“异端”的一些作家,歌手的作品。年轻时,也曾有过梦想,浪迹天涯,将世界走个遍,很有一种对世俗的功名利益不屑一顾的“愤青”状,国外读研时,与当时的女友相约,就想在世界各地一个个大学寻师读书,一辈子就做个行走书生。可孩子一出世,为奶粉钱就得折腰,竞得大学教职谋生,老老实实“安营扎寨”,一守就是二十载。十二年前,内心又燥动不安,原有的流浪者心态“死灰复燃”,一冲动就舍弃了安逸舒适的“象牙塔”,从一块稻田,再寻回青春年少时的“梦”。

一眨眼春去冬来,岁月悠悠,红墙蓝瓦,书声朗朗,树园里的绿树竹林,师生行走路上的云彩风雨,见证了一所学校不寻常的跋涉之路。这些年,似乎就要一直这样“守望”下去···

也许,身体的挪动与双脚的行走己不再是“流浪”的象征,真正的“浪迹天涯者”,是“精神的漂泊与灵魂的

探险者”。守望着一片青绿的“水草”,思想的游牧者,能挣脱“物理的疆界”,在无际的想象空间中驰骋飞扬。德国哲人康德,一生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法国存在主义 大师萨特和女友德波瓦几十年都是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会友写书。真正的人生旅途,也许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心灵畅游,心至所在,精神自翔,天上人间,生活社会,无形的思维和想象编织的意识虚拟现实,才是精神流浪者的栖息之地。同样,三尺讲台,百亩校园,围墙下,教室边所限定的可触摸空间,有时会让人有种束缚压抑感,但无限的精神思想域,却是无边无际,水草丰满的心灵放牧地。让我们守望着这有限的校园时空,放逐自己的心灵,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精神流浪者”。

 

“一个人究竟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够长大成人?

···

一个人究竟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面对苍天?

···

人究竟要过多少年

才能获得自由?

···

答案在风中飘”

(摘自鲍勃·迪伦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