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林敏教育随笔32-36

2016-11-28

 

32、他们为什幺能考好?

---林敏教育随笔32

今天下午全校教学论坛,先表彰了期中考试成绩优异的教学团队和个人,然后是这些教师们的教学反思与经验分享。中外教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各自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如何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命体验”。

来自美国波士顿的外教麦克提到,教学首先是一种团队活动,班上师生,生生之间的理解,信任,情感上的联结,是学生能真正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开学伊始,他让班上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形成互相信赖,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让每一个孩子知道,学习可以是一种集体共同参与努力的过程,游戏活动中所碰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师生们的互帮互助下,都被一一克服,同样,课堂上也要有团队合作,互助共赢的氛围,好的课堂,是充满着师生面对各种学习挑战所迸发出的激情与毅力。“真正的学习并不是被灌输的,而是被播种的生长过程”。

我们的中国老师也谈到了如何通过项目式,基于问题及主题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全区语文十校片考第一名的初二语文备课组长谈到考得好的“秘诀”,也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各种“轻阅读”“专题阅读”“经典阅读”“迁移阅读”等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让每天的“心灵鸡汤”化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动力。小学英语的曹老师在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个人压力极大的状况下,使原来落后的班级向前迈了一大步,她靠得不是简单的教学技巧与“加班加点”,而是“用心用情”,鼓励孩子,从兴趣着手,让孩子们学得快乐,也学得有效。

考试考得好,乍一看,似乎老师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细加分析,有几条是少不了: 一是师生,生生关系一定是较为和谐团结,二是师生都有对学习和知识探究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与激情,三是日常平凡的教学过程,对这些老师和学生们来说,也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分享情感,感悟和体验生命的过程。没有这些基本点,我们只在教学过程的技术层面上分析打转,学生成绩很难提高,就是给硬压上去了,也很难持久。

考试要考得好,还是要回到人的原点,教师和学生是否将彼此看作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将知识建构的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实现其自身潜能和价值的过程,这才是西外好老师们能让学生考出优异成绩的最深层原因。

 

33、“错了也给分”

----林敏教育随笔33

昨天西外教学论坛上,美国教师麦克问了全体老师一个问题“有谁给答错的学生也加分?” 下面举手的老师不多。确实,学生做错题,回答问题错了怎幺能给分呢?那不是沒有“对”与“错”的标准了?为什么“错”了要给分?那幺“对”了要不要扣分呢?

好有意思的问题,也许,结果性的一般知识问答,是有对错的区分,2+2=4,猴子是灵长类动物。这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可以有简单直观的对错俩分法,但如果是生成性的新知识,或是项目式的探究性学习,是要让学生不断试错的,而且,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想象创造力的培养是一定要有思想的冒险和不怕错的探索精神。有些问题,甚至都没有标准答案,对错会随着条件和语境的变化,可以互换位置。所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就是“错”了,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克服一种职业本能的“恐错症”,学生这些“错误”是他们学会学习,经历一个真实认知过程的“必要环节”,学习如果要实实在在发生,一定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犯错”。我们老师为了课堂效率起见,有意识地引领主导着学生,绕过一个个学生可能犯错的“坑”,让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变得“太干净”。越是“干净无错”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的“弹性和韧劲”越差,真正的学习力越弱。一旦离开老师的正确引导,便不知所措,“错误”是人类认知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结构元素,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错”,学生的探究,认知,学习的素养才会真正形成发展。犹如我们学生都有的“错题集”和“纠错本”,每次考试前过一遍这些“错题”,就是最有效的“重点复习”。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错”了给分,是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是对学生勇于探索,主动积极学习,不怕犯错的学术探险精神的鼓励支持,学习是需要这种“探险”精神,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探究力的生成发展。

 

34、兰花与情书

----林敏教育随笔34

在西外教学论坛上,初中部张老师提到了她自己读中学时的老校长,在她们高三面临高考时,讲了他自己读书临毕业时,如何给他心仪的女同学送了盆兰花,在花盘下放置一份表白信,但那女生收了这盘兰花,没有发现这封信,两个花季少年这段朦朦胧胧的感情就再也沒有发展下去了。张老师忆及当时听了老校长青春年少时的故事,给她和同学们面临高考时“压力山大”的心态,有一种特别的舒缓作用,老校长让这些己被高考前的繁重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的孩子们,感受到一种人际之间的温馨情感,让她们沉重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个故事,得到一种人性化的调整舒解。

不知为什幺,当时听着张老师的故事,眼眶里有点湿润,好凄美的一段沒有结果“”的纯洁真情,眼前浮现的满含着男孩深情的那盆兰花,和压在盆底的那封从未被打开的“情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忆起自己的“初恋”情景······突然间我明白了,老校长向学生们讲述他自己年少时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让学生们去唤醒内心深处被压抑住的最美好的感情,对美和爱情的向往,是青春期孩子们成长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力。这是少男少女们的精神“荷尔蒙”,兰花象征着人性中最美最温柔的一面,这种感情的真诚流露和表达,也是我们和孩子们要一起交流与分享的。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构建内心情感表达,抒发,分享,交流的过程与机制,是师生,生生一起去寻找发现人性中最真,最美,最善的内涵,是去触摸深藏于每个人内心虽柔软却又敏感的人性之源。

老校长与学生分享他的兰花故事,也让师生之间常常存在的“感情间距”一下消失了,这种“感情间距”是学生与我们老师“认知间距”的深层原因,我们校长,教师不“端着”“装着”,而是能将自己情感深处最有感触,最有人情味的“故事”与学生们分享,就象西外学校导师与学生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有“情感深处”的分享,才会有师生心灵的真正联结,才会有学习过程转变成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的“深度学习”,不仅只停留在认知层面上,而是要在认知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心理,情感层面上,构建起人性的纽带。

 

35、“你读什幺书,就成什幺人”

----林敏教育随笔35

今天,作家诗人赵丽宏先生来西外与学生们分享他的读书人生,提到他小时候有过的梦想: “要读遍天下的好书”,也提到“读什幺书,成什幺人”。非常认同赵先生的读书观。西外办学十年来,我与学校的中外教师和家长们交流时,反复強调的,也是一句大实话,只要培养孩子好的读书习惯,我们的教育就基本成功了。我们做校长,老师,家长,只要专注地做一件事,带头读书,以身作则,校园,家里要弥漫着无处不在的“书香味”,让书成为我们自己最亲密,形影不离的贴身“伙伴”,一个不读书,不谈书,不逛书店,不以书作为其精神“维他命”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心灵“食粮”的人,其人生会是如此地乏味单调,其能想象的空间,情感的深度,认知的界域,都会受到极大的局限。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太不入流的人。

因为自己从小也是个“书虫”,深感人生一世,惟有读书才能给你带来超越任何功名利禄的“愉悦满足感”。夜深人静时,翻着带有丝丝书香味的纸页,沉浸在书中所呈现的各种人物,故事,哲理的字里行间,白天时嘈嘈杂杂的各种烦心事都化作为一种超验的心景,对自己被世俗生活所搅乱的“心灵”起到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净化”作用。

做一个书生校长,当一个书生教师,一辈子以书为伴,以书悦己,以书教生,以书育人,以书为镜正衣冠,也以书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书是我们体验和感悟生活和生命的最好媒介,也是人际,代际之间最富情感,最具价值的沟通分享交流的纽带。

让我们从西外校园里树上悬挂着的小书篮里取书阅读吧,一本本还带着晨露与落霞,小草香与绿叶味的书本,透着“人间情”,“古今事”,“天下理与道”,更有“未来飞天梦”······。

 

36、“课堂中的梦游者”

——林敏教育随笔36

在西外读小学二年级的小儿子带回期中的行为规范,学业表现的评价手册,老师的对其评语中,有上课不专心,常走神的批评。我乍一看,心里挺来气,上课不好好听讲,那还能学好,一把拉着儿子,责问道:“为何上课思想开小差?”,儿子笑嘻嘻地看着我,回答道:“有时觉得上课老师讲的内容没劲,就想着自己的有趣事了”。课堂走神开小差,恐怕每个学生都会有,我们成人开会做事,也常常免不了会走神溜号。学校课堂,当然要鼓励要求师生聚精会神,专注认真,高效踏实,用好每一分钟。但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知专注力最有效的时间段不会超过半小时,儿童更短。“走神与梦游”,实际上是人脑修复其认知功能暂时“短路”的必经“环节”。

再扯远一点,这大半年来,常常注意到七岁的儿子不时会沉浸在自己的“梦游”状态,自言自语,游走在自己读过看过的故事情景和想象创造中,唤他半天,也“醒”不过来。其实细加思考,这也是孩子认知想象力发展的自然过程,我们的课堂能否给孩子们留有一点让他们“走神梦游”的时空,也许,这会降低常规教学的“效率”及课堂硬目标的“达成度”,但孩子适当的“走神与梦游”,也是孩子自我认知,思考和想象力形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面。

我们当校长老师的,常常专注于学校教学的常规工作和日复一日的流程事务,也确实很少有时间能“走神梦游”,长此以往,我们自己的认知发展,想象创造,创新探索的能力会慢慢衰退消减,我们会重复往返地做事,会视“走神梦游”为低效无用,浪费时间。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校园,社会,就再也寻不到会在白天“梦游”的探险者。

西外教育创新工场的创立,就是要给师生创设一个“梦游者的天堂”。让我们的课堂与校园,不再是标准化,程序化,虽高效但“少梦”甚至“无梦”的知识加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