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变应试教学为智慧教学

2016-11-29

 

王永和

首届西外智慧教学大奖赛,小学国内课程部为期一周率先完成了赛课活动,全部14节赛课计划全部观摩但因会议等原因听了其中8节,本人许多关于智慧课堂的美好期望在我们参加赛课的教师的课堂上变成了非常值得赞赏的欣喜现实。

      一丶变教师"一言堂"的课堂为师生"群言堂"的课堂。

    绝大多数人包括教育同行都普遍认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角,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属于教师的,教师要有时间去讲给学生听的,教师要"一言堂",否则老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学得会呢?特别是小学生,掌握的知识少自主学习能力低,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要依靠教师讲。然而在上周小学国内部沈玉萍丶梁红波、邓晓丶周卫娟、朱凉晓等老师所展现的课堂教学形态,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课堂教学形态的传统印象: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师生的"群言堂"!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不是教师在喋喋不休的讲,而是学生在自主思考丶合作探究丶尽情表达,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完全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掌握的,而不是由教师通过传授来实现的。这就充分证明:即便在小学的课堂,教师通过有效引导学生高度参与丶互动教学而高度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是现实可行的。

       二丶变知识传授为重的课堂为三维目标并重的课堂

    同样是为了更好的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变课堂教学的教师"一言堂"为师生的"群言堂"呢?为什么强调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角"为学生要高度参与互动教学,甚至期望教师更多的退居幕后做"导演"指导组织而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呢?其根本原因是,我们认为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是难以达成上海二期课改所要求的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因为在三维目标中只有知识目标是可以只通过传授达成的,而技能目标丶过程和方法目标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依据建构学习的理论,是学生必需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教学,而取得必需的经历、经验丶体验后经过思考丶感悟丶内化、升华等过程才能达成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徳育(情感态度价值观)会知行脱节甚至有时会高度背离的原因,也找到了中国人为什么模仿能力强(重视用已有的原理公式定理去机械的做题解题)而创造能力弱(对原理公式定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缺乏高度认知体验而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有所创见)的原因。

       三丶变解决所有问题的课堂为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疑问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感到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已经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还是让学生感到虽然课本上的问题解决了,但事实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尚未解次、尚不知晓的问题还很多,我们的所知只是极少一部分,从而激发起学生更强的求知欲?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多角度折射出每一个人对教育的不同理解。有一则新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位记者去工地采访,问了在工地上紧张工作的建筑工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做建筑工人呢?"第一位说:"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第二位说:"是为了造更高更雄伟的大厦。"第三位说:"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这三位建筑工人的回答都没有错,但显然对所做工作的认识境界是有明显高下之分的。我之所以引用这个新寓言故事,是想试图说明,关于课堂教学的至高目标是把学生教的没问题了和问题更多了的认识都没有错,但却体现出对教育认识的不同境界。认为课堂教学的至高目标是把学生教得没问题者,其依据可以追溯至韩愈的巜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吗,就是要解答学生的所有问题,让学生学前有问题学后无问题,这是教师无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现代社会知识呈爆炸趋势,哪一个教师敢说什么都懂呢?哪一个教师有本事把人类已创造和发现的知识全部都教给学生呢?教师把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彻底解决,履行了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之外,还有更高价值的职责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只是知识世界的苍海一粟,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之理念,不懈努力学习求索。我们人类业已解决的问题只是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存在的浩若烟海的问题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主动积极的创造性的去解决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人非常欣喜的看到邓晓老师在执教《山里的桃花为什么开的迟》一课时,让学生自主思考你还有哪些不解的类似问题?学生提出了类似:"同样是夏天,为什么上海非常热而我的家乡东北就很凉爽?"的问题,而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课后可再合作探究,探究型长作业也就自然生成了。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完成当堂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引导学去思考同类或不同类的未知问题,我们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造欲肯定不会因年级的升高而蜕化,反而会越来越强,世界领军人物培养之梦才有可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下周是小学双语课程部的智慧教学课堂比赛,期待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启迪与感悟。(作者为西外执行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