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林敏教育随笔37-41

2016-12-01

 

37、西外的“翻转课堂”与学生主体性的生成

----林敏教育随笔37

昨天下午连续听了西外初中部语,数,外三节课,其中一节语文课令人耳目一新,课上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学生,学生“取代”了老师,整堂课是由三个学生主讲,其他学生全员参与,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于一个“协调者”和“分享者”。这堂课中师生角色的“重构”与调整,也带来了课堂结构的整体变化,这是一堂高结构/低控制的课,课程顶层设计环环相扣,目标,内容,知识点,有着完整严谨的流程与结构,但教师的控制是隐性低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生成性很高,学生在掌握着自身学习的节奏和韵律,生生之间的生成互动成为课堂的主线,学生通过预习所掌握的知识点,在高结构/低控制的课堂中,自然而然生成内在的逻辑关联,构成一幅多彩多姿,由课堂中所有学习主体共同构建的知识图景。在这一过程中,课堂中传统师生关系的“翻转”,知识学习中“预习”与“讲解”的“翻转”,教与学的“翻转”,将知识的传授变成了认知的探索,个体的被动的“听讲”变成了集体的共同合作建构,教师是“设计师”“协调者”和“分享者”,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立。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才是教学教育的最重要目标,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不仅要看教材中具体知识点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个体及集体认知主体本位的真正形成与确立。这也是这堂课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有效与高效的学习要发生,关健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参与者与建构者。

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传统由教师主导控制高结构/高控制的课堂也需转变成低结构/低控制或高结构/低控制的课堂,只有课堂结构和控制模式的变化,才有学生真正的深度学习。

 

38、教育的本色

----林敏教育随笔38

今天西外管理团队一行十多人去蔷薇小学参观学习,这是上海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普通居民小区里小小的校园,沒有任何“高大尚”的校舍,设施和运动场所,但校园里的角角落落,从过道边窄窄的“学生家庭”小菜地,到“男孩工坊”和“女孩学堂”,青竹边上的小木屋到楼道转角处的“生物实验角”,教室门边上的“小电子屏”,是学生选课,分享班级,学校各种信息的终端平台,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和遍布校园的无线网络,这所普通平凡的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探索路上,却是遥遥领先。在听沈校长的介绍时,蔷薇小学的易学、易教,易融三大块信息化教育资源,给每一个师生的发展都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这是所有内涵的好学校,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在做真教育,九十年代建的校舍沒有许多新建学校那种“气派”,学校的学生也大多来自普通百姓家庭,但校园中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朴实平和、但充满着创新活力的现代教育氛围。也许,我们不少名校有着各种高科技的实验室、富丽堂皇的大厅,图书馆、剧场、专用教室和一流的标准体育运动场馆,但总觉得“缺”了点什幺,一所好学校,要给人一种实实在在,平易近人的感觉。教育的本色是一种“质朴”,“大美无形”、“大音无声”,那种低调、平常、犹如淡淡无色的水,却有着清澈透亮的感染力。教育,不应是奢侈浮华,喧哗高调的攀比与“造星”,而是沉下心来,让生活和生命的过程自然而然的“流淌”,让我们不急不赶不燥,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色。

 

39、感恩节话“感恩”

----林敏教育随笔39

今天西外学校师生吃火鸡,听外教分享“感恩节”的故事,预初年级家长们也来学校与孩子们一起过“感恩节”,师生家长互相感谢,感恩,彼此情感间的交融让冬日下的校园充满着爱意与温情。

“感恩”也是今年西外德育教育的“主题”,“感恩”是人际之间交往的最重要纽带,通过感谢报答曾关怀帮助过自己的他者,人类社会中的““善心”与“德行”得以延续,而这些人际间良性互动的行为与感情,也反映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德行与品性。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会给他人,家庭,社会都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不懂感恩会影响亲子,同事,朋友等多种社会关系,严重破坏正常的人际互动与交往。所以,“感恩”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学校家庭,如能将“感恩”看作是教育所要关注的重要“品性”,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分享,学会发现别人与他者所给予的“爱意善心”。一个会感恩的人,往往充满着一种正能量,他会以德报德,以善行善,能让周边的亲人,同学,老师,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会感受到一种人性的温暖,他会让其周围的世界和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就在今天,西外的孩子们,不仅给他们的家人,老师及同学绘制了“感恩卡”,也给校园里默默为他们服务的保洁大妈,食堂阿姨,保安叔叔都送了“感恩卡”。教育,就是要培养会“感恩”的有情有义的好人。

 

40、真正的教学质量从哪来?

----林敏教育随笔40

今天下午,全体中方教师聚在一起,西外教学论坛继续开讲研讨。今天的主角是一位来西外不到一年的年轻教师,和她班上的两个孩子以及一位家长,师生和家长通过一个个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篇感人的班级“教育叙事”。也揭示了教学教育质量的内在相关性。

这位西外的“新兵”马老师所带的班,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全年级十个班第一,但这一教学成绩并不是“加班加点”,通过“题海”训练出来的,而是小马老师通过入学军训的第一天起,用心用情,注重孩子的品性德行,用自己内心的真爱真情,去感染孩子,唤醒他们内在的自觉。这个班沒有班规,却有小马老师一开学就写给孩子的一封信,信里有她对孩子做人做事的期望,这个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责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都是孩子们努力学习和进步的动力。特别感人的是,出身贫困农家的小马老师有着一种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这种老师身上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上的孩子们,朴实,真情,踏实,认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努力。励志,感恩,师生家长携手共进是这个班能积极向上的源动力。小马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周边的每一个人,父母,老师,同学,保洁阿姨,都是生活和生命中的“贵人”,要对得起他们的“付出”,更要有一种对己对人的责任感。近二小时的论坛中,没有对课堂教学方面的精细分析,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关于如何用“一朵云去影响一朵云”,”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雅斯贝尔斯)。小马老师所做的,其实就是通过聚焦人性中最深处的情感之源,构建起一个深度融合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家长们一起分享感悟成长发展的过程,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集聚各种奋发向上的正能量。用孩子们的话,是要共同去想象创造西外教育的“新传奇”,有了这种内生的动力,还愁沒有好的“教学质量”吗?真正的“好成绩”,是源于师生家长共同创设的“好教育”。

 

41、“大课程”与“综合素质评价”

----林敏教育随笔41

今天市教科院和市教委专家一行来西外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调研,一上午的“头脑风暴”,专家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了解西外学校办校十一年来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西外“学生九大板块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手册,学生在行走课程及其他人文,审美,社会,科技等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报告,创意作品集及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案例,都在讨论中成为未来全市初中“综合评价标准”方案的调研内容。

讨论对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可能,评价与课程的关系也成了调趼讨论中被反复提及的话题。在西外这十一年的探索实践中,己深深感受到,课程和课堂是评价的基础,只有不断拓宽课程平台,重构课堂的时空结构和教学模式,让课程和课堂变得更多元更丰富更宽广,让自然,社会,人生都变成教育教学的大舞台,真正的“综合素质评价”才能实实在在落地。“综合素质评价”不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一个概念框架,不能与学校的基本课程分割开来,成为“俩张皮”。“综合素质评价”要贯穿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与学业成绩应融为一体,如何学习,怎样学习,知识的建构与应用,结果性与生成性知识的整合,认知,情感,审美,想象,创造,态度,方法,意义,价值观等学生各种能力,素养,品性,都构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

“综合素质评价”如能真正融入到学校育人“大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成为学生评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外加”的一个“附属物”,甚至变成一个与学校教育教学主过程相脱节的一种额外负担。所以,理想的“综合素质评介”的顶层设计,一定要给学校与学生留下充分的个体选择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只有基于学校特色,学生个体生长特质的灵动多元,富于一定弹性和包容度的“评价”机制,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较充分和较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作者为西外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