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林敏教育随笔42-46

2017-01-03

 

42、“男孩当自强”

----林敏教育随笔42

周末,总算有时间与小儿子在一起“疯”一阵子,天好时,会陪他去图书馆,或在室外草坪上奔跑嬉戏,骑车踢球······今天下雨,只能在家里“练拳与格斗”,父子俩“你来我往”,也煞有“架势”,沒料到,自己出拳时,手重了点,一下碰到儿子的嘴下巴,嘴唇撞到牙齿,破了也出血了。我一下矇了,可孩子却冷静地很,既沒哭闹,也沒责怪,只当什幺事也没发生。刹那间,我见证了一个“小男子汉”的成长······。

确实,在校园里看到太多爱哭鼻子的小男孩,每年九月新学期,住宿的第一夜,哭闹想家的一定是男孩多于女孩,下课时打打闹闹,不少男孩动不动跑老师那儿“告状”。我们的男孩,在一个高科技,高感知的时代,似乎变得越来越“软弱”。以前我们儿时在弄堂,乡野的“野蛮生长”,早己被越来越狭隘封闭的学校和家庭的过度保护空间所限制。男孩的“野性”被慢慢地磨去,一个个都变得太有“教养”和“文气十足”。虽然

我不鼓励支持男孩打架,尤其是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欺负弱小者,在学校是要被坚决惩罚处理的。但我有时对老师们说,如果孩子是为了保护自己,反击“欺人太甚者”,要区别对待。一个在强权霸道下不低头,有自己的尊严和脊粱的小男孩,是要鼓励和保护的。

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往往是一种“缺钙”的教育,西方大多数男孩玩的对抗冲撞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如橄榄球等,很少能见之于我们的操场上,学校和家庭为了避险,也不让学生参与有可能受伤的各种剧烈运动,而恰恰是这些对抗性竞争性强的运动,能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而中国社会在孩子成长期“男性缺位”的普遍状况,又加剧了男孩“缺钙”,日益“中性化”的现象。我不愿做个“政治正确者”,认为性别弱化是个好现象。男人的坚毅,刚强,勇气,冒险精神,有着很强的意志和抗压力,是人类社会在任何发展阶段都需要有的品格力量,缺了这些东西,我们的社会就会在面对人性中”恶”的一面,面对各种艰难困苦,众多阻力挑战时,败下阵来。所以,有时面对有些“不男不女”,说话做事一股“娘娘腔”的男人,常会有种“不适感”。(这儿,没有对任何人性别取向的歧视)。

我们的教育,当然要宽容包容,要在我们的大课程和大课堂中,培养孩子们的人格力量。当我看到孩子在听一个悲情故事时,泪流满面,这不是软弱,而是有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感,当今天上午儿子被击中下巴,受伤流血,没洒一滴泪,是刚强坚毅。孩子请记住,内心情感的丰富度和面对挑战时的坚毅度在人生旅途中永远是相伴而行的!

 

43、什么是“国际化教育”的真正内涵?

----林敏教育随笔43

最近在一些国际教育的论坛上,与中外同行以及家长分享讨论了关于国际教育的各种问题与困惑,其中不少问题和家长的焦虑实际上源于对国际化教育内涵的片面或浅层理解。我们不少业内人士和家长总觉得,国际化教育一定要全盘引进“原汁原味”的西方课程,不是IB,就是A level, 然后一定要有洋校长,最好所有任课老师都是外教,然后,学期时间及节假日安排,课堂规范,教学教研管理,全是英美学校一套,这样“洋、高、尚”,才有“国际范儿”。

但这些“国际元素”,其实只是国际化教育外在表象,真正的国际化教育,是要关注“人”的生长与发展。无论采用何种课程,只要你将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定为人的知识,能力,方法,素养,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孩子的核心素养及人格力量的发展,让孩子有适应各种不同语境,文化,社会的能力,有一种宽容,包容的跨文化的交流沟通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在不同传统和文化的生存环境中,有自己坚实但又多元开放,丰厚的“自我身份认同”,能融合整合不同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资源,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大舞台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无论在地球的那一处,上海,纽约,台北,香港,伦敦,东京,都能象当地人一样正常生活,工作,学习(feel at home)。这不仅需要培养孩子的双语或多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根扎母语文化的自信自尊但不自大的宽广胸怀和一种同理心,包容力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胜任力。这些基本素养,是要在我们中西融合的多元开放的课程课堂,校园文化中才能逐渐生成的,这才是国际化教育的真正内涵。

西外办学这十一年来,一开始就坚持这一国际化办学的理念与实践,在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及外教的同时,坚持上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国核心课程,母语教育与双语学习并不冲突,母语学得越扎实,双语的发展才会有更牢固的基础。也许中外两种课程与师资的整合与融合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恰恰是这种挑战,带给我们国际化教育的一种深层的“内在张力”,让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局限于单一的角度与视野,让我们的国际化教育能通过多元观念、方法、实践操作等不断碰撞互动、交流汇合,慢慢让中外教育优质资源形成“互补互惠”,使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更开放、更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大平台。

 

44、“忍住”与“装儍”

----林敏教育随笔44

今天去听了西外初一双语课程部的一堂数学课,课还是上得有板有眼,节奏、课堂目标的达成度都不错,基本上是堂高结构/高控制的课。但在听课过程中,在好几个环节,也发现了一些我们常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如在讲例题时,虽然老师也在提问学生,让学生去思考问答问题,但当学生回答时,老师总有一种怕学生答错的职业“恐惧症”,常常看到学生回答时沒按预设的思路走,就会打断中止学生的回答,立即“纠错”,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正确解题程序走。乍一看,老师“纠错”,让学生不犯或少犯“错误”,节省课堂时间,节奏快,效率高。但细加分析,教师“中断”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过程,那怕是错的,这一认知“弯路”其实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途”,让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无障碍地展开,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我们做教师的,只要是学生能解答的,一定不要再去讲,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也不需要代他们去操心,有时,看着学生沒找到正确解题路径,也要克制住自己,“忍着不发声”,让学生走完自己的思路,然后再让学生从错误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反思找到正确的路径,学生从错误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正确答案,才有真正的认知意义,才会有“举一反三”的功效,具有学习方法层面上的价值。

有时候,在课堂上,我们老师要“装儍装不懂”,甚至还要故意“犯错”,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信、和探究精神。有时坐在课堂里,看着滔滔不绝、掌控力极强的老师,就在想: “大树底下不长草”,这些不容学生存疑、犯错,时时刻刻控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强求按限定的规范正确思路解题答疑的教师们,尽管课堂上知识目标的达成度会高,但他们会逐渐成为学生们不可或缺的认知“拐杖”,这种在中国传统课堂中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心理与认知上的依赖,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最大障碍。

 

45、司徒雷登与中国现代教育

----林敏教育随笔45

今天中午,西外文化沙龙“民国百年教育大师系列”第三讲“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开讲了,主讲者是西外高中国际课程的美国校长Enrico. 他是司徒雷登父母的老乡,也来自于美国东部的弗吉尼亚,司氏的父母是传教士,司氏生于中国,在杭州度过其童年,小时说着一口杭州话,后返美读完大学,又回到中国,在北京创建了著名的燕京大学,为中国的现代教育作了重要贡献。当年新中国外交外事领域里的中坚人物,如黄华,都是燕大的毕业生,邓小平七九年访美代表团的不少成员,也都毕业于燕大。中科院的老院士们,也有不少燕大的校友。现在北大的校园,就是当年司氏亲自选址,与建筑师共同设计,有着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燕大校园旧址。一生将中国视为自己“另一故乡”的司氏,后成为新中国诞生前美国驻南京的最后一任大使,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的送别声中,回美度过了寂寞孤独的晚年,而其创办的燕大及所有的教会学校,也都并入了新中国的教育体系。2008年,司氐的骨灰被迁葬于杭州,与其父母共葬一处,也算是部分了却其“魂归故里”的心愿。

在今天对司氏办燕大的讨论中,中外同事们都在思考主讲者提出的问题,如何融合民族国家认同和国际公民意识,这两者有时不完全一致,如何平衡,如何融合,从司氏的一生,能反映出这一深层的内在张力。尤其在二十一世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英国脱欧、美国大选,西方新保守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又开始抬头,我们的教育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根扎自己文化传统,坚守自己的身份认同,但又宽容包容,能融入人类共同发展的全球进程中去。中外教师们在对话、碰撞、思考、交流······有同事谈到我们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有人提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角,也有教师提到: 就象日本侵华时,司氏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的正义立场一边,支持鼓励保护、甚至亲身参与燕大师生的抗日活动。我们也要求真向善,分享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认同,让我们师生,在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社区中,学会尊重、理解、交流、沟通、分享,建构起让中外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司氏在其最后的岁月中,坚信中国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民族,在经历历史的转折起伏中,在物质与道德精神层面上,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一定会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司氏的心愿正在他曾经生活过大半辈子的土地上逐渐变成现实。我们教育人,回望百年中国,重新审视那些为中国教育奉献努力的先辈们,油然而生的敬意,也化作了更要加倍努力的鞭策与动力!

 

46、“梦中有情人”

----林敏教育随笔46

今天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好校长们在分享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课程课堂的关系,也谈到了校长与教师的核心素养如何界定,交流之中,与几位校长也谈到了校长要有梦,梦中还得有“情人”。尽管是一种比喻,但这是将好校长重要的核心素养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了。我们的校长,平时压力山大,从早忙到晚,每天的日常工作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回到家,有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那有闲情逸志、空余时间去“做梦”。但恰恰是“做梦和造梦”的能力,是一个校长想象创造力的源头。教育也许是一个日复一日,重复循环的过程,但教育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创新的过程。一个不会“做梦和造梦”的校长,会使自己的学校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也会让自己和师生们的发展停滞不前。“梦”是驱动人类发展,尤其是知识文化创造创新,教育和人的未来发展的“蓝图”。会“做梦造梦”的校长,一定是“浪漫的”,有着无限的创造想象力,也会有重构再造现有教育时空的探索实践力。校长的“梦”会成为学校的愿景,师生共同奋斗努力的目标,最后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校长光会“做梦造梦”还不够,这“梦”中还得有“情人”,这个“情人”不仅要美,要有真正吸引人的高”颜值”,还得有“气质”,一种有着深厚底蕴、由内而外、风华绝代的韵味,这个“情人”还得忠实可靠、能踏实过日子,不是可求不可得,中看不中用。校长“梦中的情人”,就是学校发展的“拟人化”目标,这一目标要成为校长日思夜想,天天时时与之相伴的“另一半”,爱之深、当然有时也会“恨之切 ”。这个“情人”会给我们不断创造“浪漫”“”惊喜“,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与“压力”,但恰恰是这个“梦中的情人”,成了我们教育人在每日嘈嘈杂杂的世间中,看到了美和希望,能触摸到我们情感深处,能唤醒我们己变得麻木沉重的心灵,能让我们,不断唤发出对教育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憧憬,激发起无尽的青春和生命的活力!(作者为西外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