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教育 » 高中国际部

“溯源•复兴”—高中国际课程部西安“精神行走”

2018-06-11 西外小初高双语国际课程部

 

如果非要我说西外的精神,我想说,是行走。你看那师生,从南到北,自东向西,跨越城市和乡村,沿着历史的脉络穿回到千年之前。这些年,西外师生一直走在路上,他们将西外的行走精神烙印于华夏大地。


2018515-19日,西外学子又将这份精神延续到了华夏文明的源头——陕西。奏一曲悠悠的大唐古乐,轻轻吟颂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在这里,西外学子同历史邂逅,又会有怎样的奇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蜿蜒盘旋,住在长江尾的西外学子,在这里见到了中华民族文明摇篮。

站在壶口瀑布前,黄河远上白云间,奔腾呼啸的气势震慑了西外学子。他们纷纷驻足静静细望,聆听涛声。千年之前,东坡先生望着浩渺的长江慨叹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高一7班的周陈语似乎也逃不了这种“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传统文化心理,不免也感叹了一番。

分享人:@ 高一(7)周陈语

他在归来的游记里写到:我站在瀑布口边的岩石上,簇拥在人群之中,目光不约而同地一齐看向瀑布,欣赏着瀑布气吞山河的气势,更有层林尽染的山林做映衬。它在滚滚黄河之中,奔腾不息,与亿万万志同道合的、同样拥有鸿鹄之志的沙石奔流向前。映入我眼中的,是奔流到海不复返的黄河之水,永不停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千古以来,黄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但永恒不变的是不竭的泥沙流水,是被指引的川流。而日新月异的河道河床,是这通往万千沙石沉睡的沙滩的单程票。

宇宙之间,变与不变,这是一个永恒的辩证话题。

壶口瀑布(刘淼)

黄河壶口天下闻,

烟雾苍茫不可寻。

声威如雷震地吼,

原是龙王下凡尘!

延安

 

 

住在陕西延安的窑洞里,我们参加当地的篝火晚会,跳着陕北的舞蹈,唱着陕北的民歌,一起感受陕西的风土人情。

这里是革命圣地,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的所在地。

黄帝陵        

俯仰之间,华夏文明之源远流长便了然于心中。

历史书上的文字和图片刹那间纷纷涌入脑海,学生们就只能顾着在心里呐喊道:“对的,就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这样!”

借着行走,学生走出课堂,书本里的只言片语被一只无形的手串联起来。

我们的学生,高三后将会到世界各地去求学,去见证更多元的文化。那时,希望他们仍旧记得曾经在黄帝陵的所感所悟和曾经看到的中华文明最初的样子

延安革命纪念馆

 峥嵘岁月忆当年,

历经血火保育艰。

不拘一格新式样,

声色光电写奇篇!

(刘淼)

同一时刻,初中双语部的学生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悼念着30万冤魂,而高中部的学生,虽不同地但却同心。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观看《延安保育院》,共同缅怀先烈。逝去的,勿要遗忘,拥有的,应当珍惜。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活在当下,更要感恩先辈们的无私奉献。

 兵马俑

分享人:@ 高一(7)李松霖

秦兵马俑传来远古的召唤。高中部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大秦帝国的风采。“一号坑规模最大,最恢宏雄伟。尽管没有完全修复,仍然给我们展现出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秦朝军队的威武勇猛。每个佣的体态与表情都栩栩如生且皆不相同。二号坑的将军威猛高大,侍从整齐排列,骏马姿态优美……生动描绘了一副秦代军队指挥部的图景。种种,无不令人惊叹当时工匠的细心与负责、技艺的先进与奇妙。大抵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师傅才能与之媲美。

 侯庄小学

西外学生从来都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乐意去体验各种新奇的东西。在西安市临潼区侯庄小学的一天里,他们和当地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讲讲上海和长江。这场“新”吴越文化和“新”中原文化的跨时空相遇,让西外学生对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学生说,这场体验,让他们的课题研究又获得了一些新的“key points”。

只有对比,我们学生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才识长安好,匆匆辞古都。”六天的行走,师生共同领略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西外的行走精神复又在陕西这片热土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我们坚信,西外学子一定会带着这份西外精神、这份延安精神,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身后,黄河水仍在翻涌,翻涌着......

哦,别忘了,还有课题要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