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原创: 林敏 第一教育 

 

这个周末,在玉龙雪山下一个幽静但又充满着思想活力的小山坡上的山庄里,围坐着红黑相间的炭火。中外学人、互联网时代的大佬、年轻的企业家及来自不同地域、行业及年龄段的人们,在探讨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复杂关系,在反思现代科技对人类现有及未来生存状态的重构及再造。

 

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到科技的本质。这不仅是学者间更是科技创造及参与者们,基于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感受,也是有理论学术深度思考的一场“头脑风暴”。

 

论坛中的主题发言者,有来自美国《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 也有西湖大学、清华、复旦的教授们,还有年轻、创意无限的90后的高科技创业者。跨界、跨代、跨行业、跨文化、跨语言、跨视野观点的思想碰撞,犹如讲席中的那盆炭火,时时洴发出灿烂多彩的火花。

 

科学家的严谨专业,哲学教授的超验思辨,政治学者们对科技极权、赢者通吃的忧虑,互联网创业先驱以及新秀们对虚拟世界中的“众生平等”、自我更新并不断迭代创新的过程探索……科技与人的发展,从未象今天那样,变得如此地紧密与相互依赖,科技的人性化,与人性的科技化,成了人类的不可避免的现存生存状态。凯文·凯利在其发言的PPT中,将英文TECHNOLOGY与HUMANITY拼为一体。

 

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教育与课程。

 

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内容与知识在我们的课本与课堂中是如此地局限于“前现代”。我们很少告诉学生们,现代科技不仅是人的智力与体力延伸,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而是人联系自然、他人与自我的内在联接。是个体与群体,过去、现在与未来,主体与客体的共生发展,相互依存的最重要纽带。科技己是我们日常生活,想象与未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教具体学科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知晓科技发展的规律、趋势、与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及“创新突变”的不可预测性。

 

科技的人文与社会内涵,科技发展自身的内在机制,科技探究的方法论,也就是科技的“元认知”,在目前学校的课程架构中缺位,科技己变成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科技的“元认知”要成为我们重要的教育内容,学校与社会要培养的,不是一个个单面的“科技工具操作者”,而是具有全面科技素养人文底蕴的创造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