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机平滑衔接

2019-12-02

 

                             ——王永和教学随笔

 

西外第五届智慧教学大奖赛的研讨主题是:如何实现以拓展阅读为抓手推进深度预习基础上的以学定教?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主题呢?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第四届智慧教学大奖赛及日常课堂教学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漠视课堂教学的起始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预习基础之上的智慧教学基本原则,教学的起始点仍然是以老师自我对教材、对学情的主观经验判断为依据,甚至有的教师,不管学生预习与否?预习的怎么样?仍然和学生没有经过预习一样进行教学。这不但违反了智慧教学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也没有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规律。

非常可喜的是,在本届智慧教学大奖赛上,从小学和初中已经完成的赛讲课的整体情况看,参赛的绝大部分教师均比较好的达成了如何在学生课前预习基础上,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的大奖赛主旨要求。

譬如,本周四下午的三节初中语文赛讲课,均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智慧教学策略,并基本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机平滑衔接。而三位教师将课堂教学与预习有机平滑衔接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

朱老师是通过选取三个层面(质量较低、质量中等、质量较好)的学生代表预习成果并用PPT展示,让全班学生自主举手发言对三个层面的预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从学生的评价中,同学们感受到即使是预习质量最好的同学的预习也是存在欠缺的。然后,朱老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对前期预习的成果再进行补充、修改与完善,并以此为起点,展开了后续的教学。这是一种比较显性的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前预习相衔接的起始方式。

令老师则是采取了另一种形式。她开课就说:“前面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自主合作思考以下几个问题。3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令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将学生自主预习的成果在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形成小组意见并在全班展示作为起始点。表面上,在课的起始阶段并没有展现学生预习的成果,但小组合作交流准备要展示的问题却是以学生课前的预习为前提与基础的,没有学生的课前预习,短短的3分钟时间,学生对数百字的课文还没有读完,哪有时间讨论并小组展示呢?这是一种比较隐性的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前预习相衔接的起始方式。

徐老师与前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徐老师在预习时就安排了知人论世的内容,要求学生收集相关作家的名篇名作和生平经历,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并能够情感饱满流利的朗读诗歌。因此,徐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提问:“对于作者你有哪些了解?诗词有什么样的写作背景?”,这也很自然的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做了有机平滑的衔接,这样的课堂教学起始基于预习、依于学情,为后面有感情的朗诵诗词和解析诗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进行有机平滑的衔接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各学科的呈现也会有所不同。如周二下午吴老师和闫老师执教的数学赛讲课是这样处理的。吴老师在安排课前预习时,他布置了几道类型不同的添加辅助线的题目。在课的起始阶段,他先让学生交流预习时做的几道题的辅助线的做法,然后让学生总结做辅助线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并进而让学生思考做辅导线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始点展开了课堂教学。而闫老师在安排课前预习时,她布置了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什么是分式方程?并举几个分式方程的例子。而在课堂教学的起始,她就直接列出了一些方程,请同学们判断哪些是分式方程?哪些不是分式方程?并说明为什么?这也很自然的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进行了有机的衔接,而且这种衔接既检查了预习的情况,也便于及时发现预习时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课的起始阶段予以解决。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课堂教学要与学生课前预习进行有机平滑的衔接,目的就是提醒并要求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起点要切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切准在学生预习后的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认识层面上,以避免课堂教学的起始要么高于或者要么低于学生实际认识层面的现象,以在课堂的起始阶段就创设“不悱不启、不启不发“的教学情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