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编者按  

数十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十数年国内基础教育的“摸爬滚打”,使西外总校长林敏博士从一个大学教授逐步进入了一个“孩子王”的角色。他的勤奋进取、书生气质以及他的见微知著、深邃哲思,对基础教育内涵的不懈追求,使他在接触教师,接触学生,接触课堂的过程中有了多视角的感悟,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见诸笔端,并结集出版《兰花与情书》,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作品经常见诸《第一教育》等上海主流媒体,今分期选登,以飨读者。

 

未来的世界与教育

原载    第一教育 2019-11-28

 

上周五,受邀参加了英国文化协会举办的一个关于国际化课程的研讨会,来自中外的几位校长们在论坛上被问到如何看待未来的世界,我们应为学生们做好哪些准备。

 

校长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想法,也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知识技能、素养能力,包括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适应力、抗压抗挫力等等。

 

大多数校长对未来世界还是充满着乐观的预测。轮到我发言时,我说我对孩子们所要面对的未来世界,有着不完全乐观的想法,甚至还有点悲观,因为这个世界的迭代变化如此之快,以前的开放包容、全球化、追求人类共有发展目标的进程被有些“强者”“刹车转向”了,狭隘的民族民粹主义抬头,人为制造的族群对立与冲突加剧,加上现代科技发展对社会各层面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使未来世界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是脆弱多变、难以预测的复杂进程。

 

我们教育人,实际上肩负着此以往更沉重的责任与更深刻的挑战。我们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测的未来世界?

 

除了这些我们平时反反复复提到的知识技能及各种“核心素养”,我们更要让孩子们走出学校的“象牙塔”,不能让孩子们只待在一个理想化的、纯净无菌的“虚拟世界”里成长,要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知道人世间的真相与现实,直面人生、人性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学校教育的社会化、校内校外教育过程的一体化,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是好教育的基本前提

 

同时,我们的教育,要更关注孩子们的社会情感能力的生成,即自我认同的确立,和他人的分享沟通、与集体社会的交融共生,还有碰到不同观点、文化、制度、生活方式等“他者”时的包容宽容与理解。“同理心”,不仅是一种“同情感”、更是一种能换位思考、基于价值多元的社会联结力。个体间的交往互动、族群间的来往相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都缺不了“同理心”。

 

也许,为未来世界作最好的准备,就是要让教育回归人类生活与生命的原点。如何在教育中回溯人性,关注人的生活与生命生成的意义、目的与最终价值。无论未来的世界如何不确定,让孩子们在了解真实生活与现实的世界中,逐渐找到意义、目的与价值的基石,当他们未来面对任何“狂风暴雨”时,都会有自己坚实的“立足之地”。

 

教育中的“小题大作”

原载    第一教育 

今晚在教学楼查看学生晚自习时,学生们都在教室里安静地做着作业。在一楼走廊尽头离饮水机不远的地上,看到遗有一滩水。大概率是学生接了水后,不小心洒了出来。这确是件小事,似乎不值得“小题大作,兴师动众”。 

我与值班老师交谈了解情况后,还是走进了教室,分别与俩个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学生们进行了交流。我告诉孩子们,拿着水杯不小心洒水在地上,是件小事,但这件小事却能反映出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原则。 

水在地上,我们如视而不见,一走了之,过会儿如有同学走过,一旦不慎滑倒摔跤,就有可能成为一起安全事故。就算没人滑倒摔下,我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哪怕是无意不小心的失手,都要设法去纠正补失。这是一种从小就要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意识。同时这也是对他人、集体、社会、环境尽量不造成不便与伤害的公民意识。 

人的德性从何而来?不能仅靠说教与灌输,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与细节而积淀生成。教育的本质是好习惯与好习性的养成。抽象高尚的做人道理一定是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细微的真实场景与事件,让孩子们去尝试、经历、感悟、体验……才能内化于心性、外化于行为规范。公德公益心、品性人格的养成都应从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处着手。

教育其实无大事,从校长老师到家长,每一个看上去无足轻重、常会被我们忽视而过的小细节,都慢慢地汇集成孩子成长的品性骨架。 

校园与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孩子不经意间拉下或没做好的种种小事,如丢垃圾时,没丢进垃圾桶,也不弯腰拣起再丢一次,吃课间点心时,将酸奶吸管的外包装也随手抛在地上,老师批改后发下的练习卷,常常是东放西搁,从不归类整理,寝室个人物品摆放也是丢三拉四,杂乱无序……这些表面上看似小事,无足轻重,但久而久之,这些行为会成习惯,而习惯又成自然。就会变成孩子以后做事为人的基本态度方式。 

自己刚开始教书时,也总是眼高手宽,常从大处着手,总觉得教育应“抓大事”。

教了大半辈子书后,才悟出“无小何以为大”的道理,越做眼越尖,常会关注这些被不少人“不屑一顾”的小事细节。教育其实就是要“小题大作”,聚沙成塔、持之以恒。

观察我们一些好老师、好家长,平时说教不多,从没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教育举措,但他们常从细节小事着手,盯着那平常的一点一滴,反复抓、抓反复。记得西外刚办学时有位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下课后自觉将椅子推到课桌下,反复训练学生近三个月,直至每一个学生下课后都会自动地完成这一动作。这班上的学生,由于老师对他们日常学习习惯及行为规范细节的重视与坚持,学风班风踏实严谨,学业成绩,品性操守都不错。 

教育中的“小题大作”,符合教育规律,也是育人的最有效途径,润物细无声、以小见大,是孩子最易接受和改变的方式。

2019-11

 

生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关注点

原载    第一教育 2019-12-26

 

生生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无论是从自己从小成长时的切身体验,还是办西外这些年对学生近距离接触所获得的感受,愈来愈认识到,孩子们之间的伙伴关系,同龄人天天相处时的亲密无遐的分享、沟通与交流。互相的鼓励鞭策、彼此间的学样模仿,学习中的竞争与互助,兴趣爱好、习惯品性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特别是那种隐性无形,潜移默化的集体无意识。这都会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会烙下他人生最基本的底色。

 

近些年,每逢自己中、小学时的老同学聚会,一定会说到当年的“班风”与同学间是如何相处交往,也就是我们做学生时的“生生关系”。当年学校老师对我们的引导教育、家庭对我们成长的影响,当然也重要,但我们这批老同学,大多都有着较为鲜明的自己所在班级的底色痕迹。这一底色痕迹,更多是源于我们同学间的生生互动与交往。当时一个班近五十个同学,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既有住花园洋房、高级公寓的教师、工程师、干部、白领职员等家庭子女、也有来自棚户区的普通工人、未受多少教育的体力劳动者的家庭。但那时多元异质的学生共同体,犹如一个真实的小社会,让我们能在一个较为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与不同孩子的交往碰撞中,互相取长补短,融合共生。

 

来自知识阶层家庭的孩子们所带来的“书生气”与来自体力劳动者家庭孩子们具有的“街头智慧”与“哥们义气”,在我们班融合成一种特有的“读书做人都要行”的努力上进氛围,我们班的同学们,既有团结和谐、互帮互助、重同学间的感情友谊、讲义气的一面,又有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注重学习、爱读书,追求知识学问的另一面。回想那时班上的生生关系,温馨而又愉悦,毎天在班级的教室里,同学间都是包容友爱、以诚相待,虽不时也有对立冲突,但都能化解和好。几年的青春期,留下的,大多是美好的记忆与回想:学工、学农、学军、在工厂、农村、拉练路上的种种虽艰苦,但又真炼人的场景……在课堂、校园,那时虽没系统严谨的学科教学,但一本本中外经典好书在同学间传阅分享,课后在同学住家的后花园,写诗作词谱曲,自编自导自演戏剧,放学回家的弄堂里,春天的杨花柳絮伴着我们欢快雀跃的身影,校园中的篮球赛、拔河、运动会、文艺会演,都有全班学生集体凝聚力的出彩展现。

 

那时的生生关系,纯朴简单、平等真诚,同学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家庭条件如何。这些朴素而又和谐的班级氛围,也使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有着善良、正直的品格和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内驱力。现在老同学们相聚,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当年浓浓的同学之情。

 

同样,现今的教育与学校,生生关系的状况也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生生关系越和谐温馨,班级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集体凝聚力越强,这个集体中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学业成绩,品格人格就越好。

 

前几天,在西外小学部读书的小儿子回家,闷闷不乐,一问他,才知道他不小心将他班上学习小组合作做的一份集体作业没保管好丢了。他说同学们一起费了很大劲才完成的,这回他们饶不了他。我和他妈告诉儿子,犯错不可怕,只要如实告诉同学们,一定会得到同伴们的谅解与帮助。果然,那天晚上我一回到家,孩子挥着手上的集体作业,告诉我,小组同学不仅原谅了他,还帮着他一起重新又做了这一作业。听着孩子的叙述,犹如看到了校园中孩子们每天的嬉笑欢乐和合作分享,尽管他们不时也会有各种冲突不和,但更多的是伙伴间亲密无遐的情感交融与和谐共生。

 

确实,孩子们在校园中所结成的情感纽带和相互影响而自然生成的人格底色,奠定了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所以,学校教育,除了师生关系,更要关注生生关系,建设好校园班级文化,让孩子们,通过与同伴们的深度交往互动,相互作用影响,不断取得进步。

 

 

格局与细节

原载   第一教育    2019-09-19

 

开学这几周,也是千头万绪。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一天二十四小时,时时皆课程、处处是课堂。师生间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交流互动,更是人格深处的沟通分享。从一件件生活、学习的小事着手,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细微处中才能真育人。孩子们的规范习惯的养成、素养的积淀培养,比知识的习得更重要!学习和生活空间的干净整洁有序、笔记、作业的一丝不苟,师生的言行举止文雅得体,做任何事严谨细致不打马虎眼,这就是学校教育每日应做好的常规功课。做了大半辈子的教育,愈来愈觉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是教育的最好路径。从平时常被师生忽略的“小处”切入,教育的内涵才能“落地开花结果”。

 

常常听人说,格局大的人,往往不注重细节,而关注细节的人,往往格局不大。这话也许有一定道理,但细想一下,格局与细节不一定不能兼容。格局大者尤要戒空疏。常常会听到不少教育人的各种宏大理念与创新思想,层次高格局大,但进了真实的课堂,常会发现这些理念和现实的教育场景差距脱节不小。好的教育格局的打造,常常是无数不起眼的小细节串联构建而成。当年的大师陶行知、张伯岺、梅怡琦,他们的格局不可谓不大,但他们建晓庄、筑南开、治清华时,却细致入微,师生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都是入心操劳的日常工作。梅怡琦逝世后,在他遗下的一本本子上,清华基金的每一笔开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张伯岺对南开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师生都关怀备至。行知先生的生活即学习的理念,更是他自己身体力行,具体践行在当年晓庄师范的课堂与校园。

 

当今的教育与学校,各种中外理论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好好关注真实教育场景中的细节与过程。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微观世界才是教育人的出发点。与其成天想如何“创新发展”,不如踏踏实实将基础性的,可能乏味平凡的点点滴滴先做好。

 

其实,教育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都是从局部细节的微创新发端。比如‘’翻转课堂‘’要有效,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就要在平时课堂上围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多下功夫,训练学生如何读书记笔记、思考梳理知识点,找出疑惑困难、并能提出分享问题的素养能力。这些素养能力不可能大而化之,一讲就会,而是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反复训练而成的。而这一训练过程,就由无数的程序、要求、操练、反馈等环节组合而成。对这一过程的细节把控落实,就会最终影响到“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的有效实施。

 

有格局者更要重细节,由细节筑实铺垫的格局才是真实而又丰满的。但没有格局的一堆零散细节的堆积,也是缺乏内涵的,格局能使细节变成意义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细节深层的价值与意义。格局与细节,在我们教育的真实过程与场景中,二者交融汇合、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