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编者按

 

在海外大学留学教书二十载,后返故土在国内基础教育“摸爬滚打”十多年,西外总校长林敏博士对基础教育内涵的不断反思,使他在接触教师,接触学生,接触课堂的过程中有了多视角的感悟,也融为西外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将自己基于一线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解见诸笔端,其随笔经常见诸《第一教育》等上海主流教育媒体,今分期选登,以飨读者。

 

“诗”与“情”

 

期末西外教师校本培训,有两位小马老师在西外教育论坛上的分享交流给我们西外人有着很深刻的心灵触动。

 

一位是高中英语老师,刚带完这一届高三,他所教的这个班,除了一位,所有学生都上了本科线。班上的三位同学也一起与他在论坛上面对几百名教师,介绍师生之间如何构建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模式。高三的英语教学,应是一种纯“应试”的模式,但在这些师生的呈现中,除了语法、词汇、句型等应试知识点,还有师生自创的英语诗歌及马老师精选自编,夹杂在各种英语练习卷及作业中的励志抗压寻梦的“心灵鸡汤”。小马老师的教学中,按学生的说法,始终围着“人”、“情”、“味”这三个关键字。

 

关注“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培养人的素养、确立“人”,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与教师互动互惠、合作共生、参与分享的过程主体,主体的内驱力、自身通过知识能力的习得而确立的学习自信与自觉,是有效学习及学习主体认知发展的基础。

 

这一学生主体性的确立,是需要教师创设情景、投入情感,涵养情怀,以情感人,师生之间有一种类亲情式的情感纽带,也是师生之间知识双向传输及反馈的最佳通道。教与学过程中双主体的有效信息沟通,是由师生的“共情”作为基石。

 

“味”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或氛围,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或兴趣度。当在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中,不时掺杂着有趣有味的“兴奋点”,当学生午饭后第一节课昏昏欲睡,小马老师的讲课内容不再是催人入眠的语法点操练,而是英语“脱口秀”、英美流行歌手的代表作,某个大咖在常春藤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味”是要让学生通过知识不同的呈现方式,发现知识是可以转化成比书本上的内容更有趣有味的东西。“味”是教与学或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韵味”,让师生在知识及素养的构建过程中,能感受、欣赏和体验一种“情景交融、心智合一”的学习境界,也将“人”与“情”真正溶化为具体真实的学习场景、氛围与过程。

 

同样,另一位预初的小马老师,也是从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其课堂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她不是单纯在“教书”,而是在润泽学生的心田,从告诉学生,他们是最优秀的,到高标准严要求;从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到将自身平等融入到这个班集体。语文课及学生周记随笔也处处充满着师生的情感分享。教学,从来不只是理性知识的传递,而是教学中师生双主体心灵间真诚和有温度的对话。这种对话,始于“人”、经与“情”、终于“味”,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良性高效教学闭环。没有“人、情、味”的教育与教学,一定是低效及不可持续的。

 

教书育人中的“美感”与“创造”

 

今早赶到虹桥当代艺术馆,参加西外美术课程展的开幕式。场馆内都是西外师生共同创造、充满着美感的各类作品,有西洋的油画、版画、水粉画,有中国的国画和书法。但西外的美术教育,不仅局限于画,而是与众多学科渗透交融,成为师生跨学科多元立体知识、情感、生活、实践的综合探究的过程与呈现。

 

艺术展中看到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交融,3D 打印出的极富设计创意的各种作品,用自然植物提取物印染并加工制成的衣物及墙布,各种智能玩具、模型,既有美的设计元素,又具备科技应用的功能。

 

文学、历史、地理与美术更是密不可分,西外行走课程中学生去敦煌莫高窟“采风”,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流的场景在孩子们一幅幅画中,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孩子们在“轻阅读”的大语文课上,在“中国经典中的男性与女性”的文化比较课中,诗与画、文与景、人与物,流畅的线条与留白的自然及充满情感的语言文字如此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师生人文审美的立体文本。

 

当在学生自创的“皮影戏”台前,看着一个个“角色形象”对话表演,这一涉及到故事情节编排、人物形象创作、表演控制配音等一系列综合集成能力。你就会认识到,美的创造过程,就是孩子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过程,美不是教育的“奢侈品”,而是一个人生长发育中的“必需品”。

 

从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各种“绘本”到自主设计的“风筝”、“伞”、“扇面”、及各种“书签”、“明信片”、“面具”、“马勺”、“花瓶”、“耳环”、”皮具”、“瓷盘”、“动漫卡通人物”、“门神”等几十种工艺作品。突然间,你会意识到,孩子们的想象与创意应成为教育中的“源动力”。

 

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如能唤醒学生对美和创意的想象与追求,唤起学生去创造和动手实践制作的内心冲动,去让学生将知识、情感、美、生活、自然、实践融为一体,去参与、感受、体验真正的知识与文化的具体生成,将学习过程变为美的发现与创造过程,将我们的课堂与校园变成师生共创共享美感的创意大工坊。

 

美与教育

 

西外办学十二年来,始终坚持的,是一种求真向善寻美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真与善常常能通过美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来,美是真的形象、善的化身,真与善是通过美的中介,而融合联结为一体。所以好教育与好学校,要将美育作为其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在艺术、音乐、设计、戏剧等课程中有美,在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所有学科中,在升旗仪式,行走课程、各种会议及活动中,其实都有美的内涵。学校教育的点点滴滴,都留有美的痕迹,美在教园是无处不在,西外校园中的红墙蓝瓦、竹林绿树,青青草坪及两边的植物和灰砖铺地的小径,墙上师生设计的各种课程、讲座、社团活动的海报,树上吊挂着的小书蓝及校园边上的小木屋及小书箱,师生用废弃材料共同创造的“机器人”,都给校园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艺术中心的各种创意工作坊,师生的绘画,手工作品,音乐舞蹈戏剧空间里正在排练演出的节目,西外广场学生的“周周演”,运动场上奔跑着的矫健身影,柏拉图之角的陶笛演奏及经典教室里关于民国大师们的对话,教室中一堂外教主持的关于历史客观性的英语辩论,语言、表情、情感及氛围,都充满着美的元素。教育是要去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这一由感受经创造到分享美的过程,便是学校师生人格发展完善的过程。美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美是所有人类想象和创造过程的最具情感冲击力的呈现,美能让人感动、醒悟、震撼、并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心灵知精神的洗涤。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中国沒有宗教,应以美育代替宗教。那种面对大美所产生的强烈“美感”,确实能给人一种超验的“神圣感”,美能使人纯洁、高尚,对生活、自然、生命充满着想象与创意。我们的教育,要不断地去发现和创造美,这才能让我们的校园洋溢着永不枯萎的生机与活力

 

生命成长的乐园

 

就在这几天里,西外大校园里同时有好几场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体育馆内小学三年级的“十岁集体生日”仪式,大操场上双语融合课程部的“运动日”(SPORTS DAY ), 中午时份学生会在西外广场组织的“周周演”及“小蜜蜂公益计划”的义卖活动,小树林边上,还有着师生家长的植物印染试验工作坊,边上的百草园,不时有师生家长在锄草浇水,校园靠小操场边的小高尔夫练习场,师生们在挥杆练习,经典教室里,民国大师系列讲座之四—“胡适与北大”正在热烈对话讨论中,三楼的创客空间,美国“大兵”(外教)肖恩正带着孩子们在设计他们的创意产品,西外的品格小银行和小木屋里的”Happy Go” (英语创意小超市)也挤满了正在“存款理财”和“购买交换”的学生们,正在西北三秦大地行走的初一师生们,在黄帝陵寻根问祖,而远在加拿大参与世界课堂的西外师生们,也与当地学生与家庭,共同学生生活·····无边界的西外教育时空中,充满着“欢声笑语”和师生们自由自在地交流分享探索的愉悦氛围。

有时,站在校园里,看着每天由师生们自发自组织的各类“大课堂”,很为我们的师生自豪和骄傲。学校除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每天教室的讲课、作业及考试,还应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生活,校园应成为师生舒展灿放生命、乐活悦己愉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所。校园处处,要成为师生能发现和发掘自己潜能、兴趣及抒发情感及想象的平台。校园不能只有学业与考试的压力和重负,更要有师生追逐美好生活及对自然、美和生命意义的感悟及体验,教育是无数个生命舒展成长的过程,应该有“笑容”、“欢快”、及“愉悦”。也许,教育的现实,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各种沉甸甸,难以摆脱的压力,但在我们的教育“伊甸园”內,要能看到师生们发自內心的灿烂笑容,校园,应成为师生们生命成长的“乐园”。

 

“小蜜蜂”带来的教育启示

 

昨天下午,从广西大山深处“飞来”上海的十几只“小蜜蜂”与带队的老师与“义工”安抵西外,今早在全校升旗仪式上,与西外全体师生一起分享“同一片蓝天”,春末夏初的阳光下,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们面对操场上的几千名西外师生,一个个大方地介绍自己,还集体唱了“小蜜蜂之歌”。这样的场景,己在西外连续了六个年头。

 

六年中的春夏之交时,都有从广西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在“爱心蚂蚁”公益组织与西外学校共同携手合作的安排下,来上海西外学校与师生、家长们一起学习、生活一段时间。这段期间内,孩子们不仅插班进教室上课学习,也抽空去上海的文化“景点”体验感受,周末与结对小伙伴“回家”,享受家庭的“亲情”。

 

每年“小蜜蜂”的到来,都给西外的师生们带来一种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在自然田野中生长所自然形成的“天性”,一种纯真、朴实、开朗、不做作的气质,一种联接土壤、深接“地气”的厚实味。这些,都是大都市孩子在成长中所缺失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记得三年前来的小蜜蜂,在一次午餐时,将一个自己餐盘上平时不常见的水果用纸包起,不舍得吃,并告诉边上西外的孩子,这种水果我们家乡那儿没有,我要带回去让弟弟也尝一下。西外的孩子一听心里就被“触动”了。城里条件优越的孩子,很少会想到与别人分享,反倒生活在物质贫乏环境中的孩子,更有一种分享意识。

 

也许,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的孩子因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会有不同的生长及学习环境。大都市的孩子们,相比边远山区,会有着更好的学习环境及校园硬软件条件。但越是优越的学校家庭的物质条件,有时让我们的教育反而“丢失”了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教育及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需要来自生活、自然、社会中的最质朴的感受体验,是需要超越知识、仪器、书本、人工化、智能化“虚拟”场景。越是各方面条件好的学校、家庭与地区,越要警惕这种教育“虚拟化”以后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局限”。

 

我们大都市的教育和学校,既要有“想象创造”,也要“返朴归真”,让孩子“接地气”、“知民情”、“能分享”,内心要有田野的“纯真质朴”及“自然芬芳”,也要真实地去感受体验生活及生命的“甘苦”。“小蜜蜂”公益活动及西外筑梦社团坚持了数年去云贵山区学校建图书室,西外师生在十二年行走路上的“支教分享”,其实都是西外大课程中的最重要部分,这也是西外师生自身“最受益”的“公益教育”。

 

戏剧与人生

 

戏剧中的人生,有时反而是最真实的。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出充满戏剧性的“大戏”,每个人每天都在“真情出演”,扮着自己在社会大舞台上的“角色”。

 

戏剧,确是全人教育的很重要载体与平台。也应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戏剧是一个跨界的综合项目式学习过程。

 

从剧本创作与改编、角色扮演与排练、舞台设计与灯光、服装化妆与道具、剧务演出与宣传,这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团队互助分享的真实"舞台",台上台下,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个体的想象与整体的审美场景,每一句台词、动作、表情与剧情的起伏抒展,是要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排练中的一招一式,都要反复演练,一丝不苟,精细严密,但一旦上了舞台,背熟了的台词与动作,在每一次的演出中,都会有特殊的"创意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出戏,从创作到演出,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形成与成长的过程,这中间不仅有知识的学习、情感的交流、人际间的互动、表现力及团队合作力的的形成,更有一种审美创造集成力的有机生成。

 

基于这样的认识,西外办学这些年来,始终重视戏剧的教学与实践,从中英文的课本剧一直到各种经典大剧的排演,有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果戈里的《钦差大臣》、莫泊桑的《项链》到《窦娥冤》《威尼斯商人》等,更有各种师生自创的戏剧小品。

 

今天升旗仪式上,高中学生就以“穿越”的形式,将唐太宗教太子尊师读书的故事与尊师敬教的西外课堂用自创戏剧小品的形式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现表演,赢得几千师生阵阵笑声与掌声,近几年西外每次开学典礼与庆典仪式,都是各种“角色”轮番出场,从孔夫子到柏拉图,从挥舞神棒的“魔法校长”到五四时期的“蔡元培”,西外的校园里,历史与现实、想象与创造、戏剧与人生,在课堂与课程中,交融成一出充满创意、每天都不乏审美情趣的教育“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