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编者按

 

在海外大学留学教书二十载,后返故土在国内基础教育“摸爬滚打”十多年,西外总校长林敏博士对基础教育内涵的不断反思,使他在接触教师,接触学生,接触课堂的过程中有了多视角的感悟,也融为西外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将自己基于一线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解见诸笔端,其随笔经常见诸《第一教育》等上海主流教育媒体,今分期选登,以飨读者。

 

课堂的韵律与节奏

 

最近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到课堂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好课堂的教学过程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曲径探幽、峰回路转、很有诗词中那特有的韵律与节奏,好课堂真的犹如一首诗。随着知识的呈现、认知的推进,情感的抒发,给课堂创设了各种独特的意境与想象,有着参与者身心智三位一体舒展共振的悦愉感。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韵律与节奏是课堂师生生命脉动的节拍,是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的真实流畅。好课堂如缺了韵律与节奏,犹如生命中缺少了呼吸与心跳。韵律是课堂中师生同构知识的情感共生、节奏却是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认知频振。二者相辅相成、相依而行。韵律给课堂定调、节奏让课堂跃动。

 

好课堂,韵律与节奏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内在架构、界定了课堂中具体环节与流程。课堂中知识内容的形式结构化,韵律与节奏是其中一重要的支架。

 

在真实的课堂中,要把握好合适的韵律与节奏,需要师生间深层的互动交流与分享。韵律是由师生的内在心性相互感应而共生、节奏更是师生间的认知协同对话而形成。

 

好课堂,需要韵律与节奏,没有二者的课堂,犹如生命没有脉搏与心律。我们好些无精打采、死气沉沉的课堂就是缺失韵律与节奏。为我们的课堂构建参与者能真切感受到的韵律与节奏,就是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更强更迷人的生命活力。

 

课堂的“思维兴奋度”与“认知拖沓”现象

 

今早去听一堂新外教的英语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外教用各种教学手段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度,个人提问、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课堂中师生分享沟通也颇为顺畅,但在观课过程中,总觉得这堂课缺了些很关健的东西。

 

虽然这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这堂课的思维含量不高,有‘’认知拖沓‘’现象。一个Compound word(复合词)的解释,反反复复,课中前十分钟学生己理解掌握了这一词型,也在问答中正确地举例应用,但老师仍在重复地在同一层次操练巩固,没有任何递进式的思维认知拓展延伸,在这节课的中后段,由于没有思维“兴奋度”,学生注意力逐渐地递减,教学效率明显地受到了影响。

 

一堂好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学到新东西。而这些新知识与能力的习得,是要通过具有一定思维含量、带有“跳一跳、够得着”、具有适度挑战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思维兴奋”的状态。这种“思维兴奋”的状态,是基于认知逻辑的隐性呈现,不一定会表露为课堂中的热闹气氛。

 

真正的“思维兴奋”状态,是要通过逐层递进,不断让学生在己知与未知的知识点上,建立起认知上的深度联结与拓展。是个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课堂中的“认知拖沓”现象,是由于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无论在概念解释、例题分析、小组讨论、实践分享等环节,都是平平无坡度的、同一层次上翻来复去的操练。课堂中学生认知的发展,要有一定的“坡梯度”,学生在课堂第一环节中己理解掌握的东西,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不应是简单的反复验证操练,而应是有思维递进的巩固、拓展与延升。一堂课的“认知拖沓”现象,常常会造成师生的“思维惰性”,久而久之,不仅会使课堂效率低下,更会让师生认知能力、学习素养的发展受到影响。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反复操练”,知识点的巩固确是要有同层次各种作业与课堂练习。但知识的习得不是一个个孤立单点的重复与记忆,递进式并具有连贯性的知识建构,才能生成真正的认知能力与学习素养。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在课堂表层的“热闹”中,关注深层结构中的“认知”内涵的生成,一堂好课,不在于课堂外在气氛的活跃,而要更关注内在师生思维的“兴奋度”,要努力避免“认知拖沓”现象的发生。

 

备课“备”什么?

 

这几天在听一些刚入职的新教师的课,虽然也上得有板有眼,结构流程、课堂掌控都不错,但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对学情的把握有问题。

 

一堂课上下来,教与学之间有“落差”,这个“落差”就是源于对学情的了解把握不够。备课只关注教材中的内容与知识点,没有“备”学生。

 

课堂构成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当然包括教材知识内容,备课要备教材,教材中的知识点当然是要在课堂中夯实落地。但课堂结构中更重要的是学习认知主体,即与教师共同参与互动,一起构建课堂知识习得过程的学生。学生的情感心理、认知能力、知识积累、学习规范、态度方法、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级环境与氛围,这些也都是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益的重要因素。

 

我们新教师备课时,很容易只盯着教材教参等文本,只关注教材中知识点的显性呈现。常常会忽略或忘了课堂中这些隐性的重要结构元素。备课首先是“备”人。要对课堂上的学生的基本状况、班级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没有基本学情作铺垫的备课,常常会将教师的预设认知路径强加于学生,教与学的“落差”就由此而产生。

 

所以,一堂真正的好课,是教与学的融合汇通。教师对学生的深度了解,内化成课堂深层的隐性逻辑。教什么?怎么教?从预习环节到作业、从问题的提炼到测试反馈,课堂的整体认知流程与情感氛围,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策略方法等教学系统化设计都是基于学情而生成的。所以,真正的备课,不仅是教师与教材的对话,而是教师与学生人际间的互动与分享。备课是“备”人,“备”学生,也“备自己”。通过教材中知识内容的载体,一次次地重构师生间的情感与认知的纽带。

 

备一堂好课,不仅是个体思维的理智抽象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而又真实的教育参与过程。师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双主体及多主体内生的连接共建,才是最终能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

 

再论课堂

 

下午刚听完一个来校试讲的物理老师的一堂课,很有些话要说。这位老师有着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科基本功扎实、思路清晰、中规中距、教态亲和力、控班能力都不错,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但我在听课过程中,坐立不安,真想走上讲台代她上课。

 

课后,在与她讨论反思这堂课时,我和其他听课老师一针见血地提到问题所在。这堂课,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教,留给学生真正学的时间太少。

 

老师确是备课认真精细,将定理、公式、例题、排列及推导过程都祥尽地用PPT或板书列举与展示给学生,而且非常细致地给学生逐一讲教,犹如牵着学生的手,一步不误地绕过任何可能“失足犯错”的陷阱,安全保险地达到知识的目的地。

 

学生们也只能跟着老师预设的学习路径、方法、步骤与答案,被动地往前走。也许,在这过程中,他们记住了一些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但这些都不是他们,作为学习主体,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建构与探索的结果。

 

课堂教学目标,是要靠学习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而不是灌输)下,通过记忆、联想、类比、分析、综合、表述、应用、动手实践等真实具体的认知过程,通过试错、纠错、复习、反馈、讲评、提炼概括等师生双向互动的流程而达成。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单人秀”,课堂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好课堂是“众声喧哗”,要让学生展现其真实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齐整规范、洁净无瑕。要让学生脑海中的深度认知与思考过程可视化,先让学生们从容自在、不怕犯错地去尝试。每一个公式的运用、推导的步骤、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教师先讲,学生跟着做,而是学生先探索、教师帮着梳理指导纠错。别怕学生掉坑里,课堂上不跌跤,考场上摔大跤。掉坑里去学会怎幺爬出来,这才符合孩子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自己走完了推理验证的每一步,才能慢慢生成高价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操练场、教师是“教练”,教学生怎么“练”,学生实实在在的“操练”才是课堂的核心所在。

 

课堂与场景

 

 

教书办学大半辈子,对课堂的感情越来越深,课堂不再是四堵墙、一排窗、两扇门的物理空间,它是沉淀凝结着师生的认知探索、情感融汇、心智活动、人际交往等诸多生命延展过程中的真实“场景”。

 

说课堂是“场景”,是因为课堂中每天所发生的一切,犹如舞台或电影中充满戏剧性的一幕幕故事,真实而感人,老师在课堂中的循循善诱、学生在课堂中的成长表现,构成了最美最真实的场景。知识的构建、思维的锻造、想象的飞扬、情感的抒发,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好课堂,不应只是老师单声调的“说教”场所、更不能将众多的生命个体变成一张张固定“课桌”与一本本标准“教材”,教师的主体存在也不能依托于那张黑板前四四方方的讲台。

 

我们的课堂,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繁忙的教学过程中,让鲜化生动的个体生命状态与师生主体性的本真“板结化”,变成“物与物”的联结与存在。

 

课堂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一种深层的,有时会有那种刻骨铭心、心灵震动的超验感悟。这种体验感觉也许不常有,但确是好课堂的魂之所在。课堂中的那种超验的“神圣感”,会是所有知识构建、素养发展、人格塑造的最好相伴物。

 

我们的课堂也承载着太多的功能与责任,传统课堂的单维线性结构不堪重负,需要不断地重构与再造。多维与非线性的课堂结构能容纳更灵动多元的学习场景。多维与非线性,就是要让原先被排除在逻辑认知结构之外的各种相关因素内容也能回归课堂,还原深度学习的丰厚度与多样性。

 

课堂中的场景,切忌单一与固化,一成不变、日日周而往复、同类同质同样式的课堂场景,不仅会让师生有“审美疲劳”,更使课堂活力缺失、效益低下。场景的多样与变化、会给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成机遇与张力。

 

当传统课堂的结构被重整,变得更开放多元,师生就能创设更多的生命对话的“场景”。这些不同“场景”的创设,会改变我们教与学的模式。

 

“场景”构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路径,教师的备课上课,不仅是知识点的逻辑化设计与推送,更需要一种可视化的想象与创意,课堂中的认知内容的达成,要有契合孩子心智情感、并能积极参与互动的场景创设与投入。

 

好课堂,一定有好场景。但好场景不完全是教师预设定型的结构化产物,好场景在教师的预设教案实施中,会不断有课堂鲜化灵动的生成。好场景一定是师生在真实课堂中共同创设生成的。

 

“场景”,犹如舞台,有布景、人物、故事、开头、高潮、结尾、让参与者哭与笑、喜与怒、通过表演参与沉浸其中、既有审美体验、又有道德升华。一堂堂课其实也是一幕幕“场景”,是师导生演、共情共生共创的教育大戏。

 

多维的课堂

 

这些天过春节,陪家人孩子四处走走,热热闹闹地过新年。

 

学校放假了,孩子也自由放松了,没有在学期中关在传统课堂中的那种功课压力。但在春节假期这十来天,几千公里的行程中,孩子的所见所闻、与家人亲友陌生人的相处交流、所感受体验到的认知与情感的收获,也是一种真实有效的学习。

 

对孩子来说,课堂,再也不局限于传统四堵墙环绕的教室。真正的课堂,是有着多维度、立体多元的空间结构、灵活多样的时间流程、以及内容丰富的学习内涵。

 

课堂的本质,不是一个被限定的物理空间或标准化的时间节点。

 

课堂不应被视为知识内容单元化的“传授点”。课堂不是“物化”的教学工具平台,而是基于生活、实践、思考的生命舒展的多维平台。

 

首先,空间的无限多样的形态,从传统教室、实验室、博物馆、到各种行走路上的历史遗迹、建筑名胜、自然风光、人文习俗、不同的生活及社会场景、境遇,各种预设及偶发的人和事,使课堂的空间变得多姿多彩、容量丰盛充沛。

 

单向度的传统以教室为主的课堂变得开放包容,给孩子创设了更丰富的多维学习空间。

 

空间的多维度也相应带来了时间流程的变化,传统课堂标准化的课时,也随着空间多维化,变得灵活多样。

 

学习的时间节点,并不再固化不变。知识单元结构化的教学流程不再以断裂分隔式进行。由点到面的网状型立体化认知结构,需要灵活多变的时间安排与流程。

 

从几分钟的问题答疑、到一小时的观察阅读;从一场路上的对话讨论,到几天的实地考察或感受体验,从嬉戏玩闹到每天的日记感想反思。

 

课时,因内容因学习参与者而相异。时间结构的灵动多样,使学习过程与认知韵律,有着更有效的契合。

 

课堂最重要的维度,是课堂主体建构者的参与方式。

 

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时空结构全方位开放,会接纳包容各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有着不同的角色与功能,彼此间互为主体,共同构建生成课堂的有机生态与认知情感内容。

 

课堂中既有“结果性知识”分享(教科书中己定型的知识),也要通过“参与者”的互动合作创造,产生“生成性知识”。

 

“结果性知识”与“生成性知识”是任何有效课堂相辅相成的双产品。

 

而后者的产生,常常是要在多维的课堂中,通过课堂参与者在灵动多样的课堂时空结构中,充分发挥其主体建构作用,通过实践反思、创造想象、争辩合作,感悟体验,试错总结,才能达成的。

 

多维的课堂,在孩子这次春节出行时,尽管不是有意识地去作“顶层设计”,但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能看到这一多维课堂是无处不在。

 

有机生成的多维课堂,常常不是靠“设计”与“组织”而成,应源于真实生活。越接近自然与现实的场景,就越会有多维课堂的不断涌现。

 

课堂的特性

 

这些天,在西外智慧教学课堂的听课评课过程中,除了对课堂的微观流程与结构在做解析与研讨,也一直在思考课堂的一些最本质的深层特性。课堂这些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

 

01.课堂的“超验性”

 

我们的课堂,通常会被视作平凡普通的日常师生教学场所,日复一日的常规工作,又容易停滞在感性经验的操作层面。课堂常被看作是理性去魅,通透明亮的可视化过程。

 

其实,课堂并不是一个纯经验理智的逻辑化建构。课堂是“庙堂”,充满着超验非理智的激情、魅力与神圣感。课堂中有一种不可言说及不能逻辑化表达的超验情感氛围。课堂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如将课堂视作安身立命的平台,在每堂课的有限时空,能不断再生及舒展几十个个体生命存在与联接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当作一种西西弗斯式的每天重复性地“推石上山”。

 

课堂的超验性就是课堂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命价值的深层体现。当教师走进课堂,让自己和学生充满着对接下来几十分钟的想象、期待与内心的渴望。已知与未知的故事、人物、语言、符号、公式、定理……各种概念、推理、创意,想象,一起互动生成认知与情感的内容,有些是可言说的能被逻辑理性结构化的“知识”和“思维”,但更有一种不可言说表达的“情绪”与“氛围”。知识生产建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个体心理的亢奋状态与愉悦感,而这种个体的内心感受,通过共情与分享,也会成为课堂中学习共同体共享的一种集体体验及氛围,表现为师生强烈的好奇心及探究激情、聚精会神的关注度,一种出神入化的认知境界。好课堂的那种能被所有参与者全身心感受体验到的intensity (强烈的心灵动感) 也就是课堂的真正魅力所在。

 

02.课堂的“双主体性”

 

课堂的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两者都是课堂的建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师的主体作用凸现,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一个最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共同参与构建深度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课堂上教师主体作用可能更多是“显性”可视的,但现代课堂教师的主体性更多是“隐性化”了。

 

教师的课堂设计、教案、备课、指导学生预习、课堂中的导入、组织同质异质各种小组的合作、讨论、生生、师生间的分享互动、提问答疑、动手实践、提炼概括、评价测试、练习作业、批改反馈……整个学习闭环中,教师的启发引领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但这些关键环节上教师越是个“隐性者”,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越强。

 

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课堂中一直受到压抑,主因也是教师的主体性太“显性化”。现代课堂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体性,但要转变教师主体性的呈现方式,教师主体作用由“显性”变“隐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度,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凸起及显现。好课堂便是教师作为“隐性主体”不断培养学生的“显现主体”,这双主体通过课堂中的互动交融、同构共建知识、能力与素养。课堂的双主体也是平等互助、相互依托,同步发展,没有教师的主体发展,也无学生的主体确立,同样,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教师的主体性也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师生双主体和谐共生的发展,才是课堂目标达成度的基础保障。

 

03.课堂时空结构的多样性

 

传统课堂常常是固定不变,讲台、黑板、课桌椅、教室的四堵墙加上固定的课时、课表及上下课铃声,将我们的课堂固定在一个统一但僵化的时空结构中,知识也变成了一个个“点”与“单元”,时间与空间变成了一个个间隔固化的可定量定形的标准单位。常常是鲜活生动的教学内容及形式要“削足适履”地去适应一成不变的课堂时空。

 

课堂时空结构的重构再造,将课堂从“教室”中解放出来,会让课堂的形式与内涵变得更丰富多彩。时空结构的变化,会创设出多样丰富的教学场景,提供有张力弹性的灵动课堂结构,会让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校园中、校园外,天地间、社会中,处处都是大课堂。

 

戏剧舞台、美术馆音乐厅、老城墙古战场故居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创客空间、田间地头、工厂商场、行走路上、扶贫公益、社会调查……这些延伸的课堂,不仅打破了四堵墙、几十分钟一节课的时空限制,更是无限制地拓展了课堂内涵的容量与格局。

 

就是传统的教室,如能在教室中改变四周墙上的设计布置、课桌椅及讲台的形状及排列组合、每节课时间的灵活安排、长短课时的结合、师生在课堂中的位置地位的变动,都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变化及效能,可容纳日益变化创新的教学内容。

 

04.课堂内涵的厚实性

 

说一千道一万,课堂中真正重要的是在其中展现的认知情感、意义价值内涵,师生每天在课堂中切磋交流、日积月累的东西,对人的成长发展有无意义及价值?

 

课堂中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就是师生们在每堂课中要一起构建的认知起点。这一个个知识点,也是师生在课堂中要扎扎实实去解析理解掌握的真实学习内容。

 

但知识的建构,不是一个个零散点的拼凑与集合,而是点与点之间内在逻辑联系与过程系统的集成整合。课堂,既要有“点”状知识的习得、还要有线性的逻辑思考、非线性的创意想象。点与点之间的各种联接,是要靠高阶思维认知能力,才能合成构建起来。

 

所以,课堂不能停留在知识点的层面,高阶的认知思考集成力,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要去关注重视的元认知。这种元认知的能力,是构成课堂深度有效学习的核心要素。

 

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要超越知识和能力,赋予课堂主体在每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其存在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内驱力。这一赋予日常生活个体生命的价值意义,是人类创建知识、生存发展的根基与源动力。所以,课堂的“实”,立足于知识一点一滴的扎实学习,课堂的“厚”,源于对知识习得过程中内在生命本质的深层体验与反思。

 

我们的课堂,要有扎实丰厚的内涵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