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编者按

 

在海外大学留学教书二十载,后返故土在国内基础教育“摸爬滚打”十多年,西外总校长林敏博士对基础教育内涵的不断反思,使他在接触教师,接触学生,接触课堂的过程中有了多视角的感悟,也融为西外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将自己基于一线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解见诸笔端,其随笔经常见诸《第一教育》等上海主流教育媒体,今分期选登,以飨读者。

 

一个父亲的感悟

 

生在海外、长在海外的老二在美国伯克利读研,尽管只有一周的春假,昨天却飞越太平洋回来探望他年迈身体欠安的祖父母,很为他有这片孝心而骄傲。今早也带他在西外校园转转看看,也唤起了十二年前、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与他老爸站在秋季稻刚割完的稻田上,听着他老爸所描绘一所未来中西融合学校愿景时的记忆。儿子长大懂事了,那时的愿景也慢慢变成现实了,岁月沧桑、人生如梦······回顾孩子的成长过程,也确感既万分,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欣喜、也有遗憾。

 

老二从幼儿园到现在,一直是在西方读书成长,除了十二年前创办西外时,随我回来在上海中学国际部小学借读了一年。他的母语是英语,文化底色、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基本都是在西方社会和环境中形成的。老二是个“混血儿”,但除了外貌形象,内在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基本身份认同(identity)却是西方的。他只能讲几句简单的汉语,与他祖父母沟通,也得靠他老爸做“翻译”。

确实,老二从常人角度来看,令家人欢喜骄傲,从小性格平和、聪慧爱读书,成绩优秀,从没补过课,我们从小也不辅导他做功课,当然也从不给他“压力和目标”,“宽松包容”的“散养”环境也给了他以容平衡的生活态度。他小时曾志愿每月资助一非洲孩子,读大学时,尽管生物工程专业的学业压力大,还是志愿去移民孩子集聚的薄弱学校做数学科学义工辅导教师,一年前以全优成绩被美国加州贝克利、哥伦比亚等大学医学工程专业录取读研,因喜欢贝克利“自由而宽容”氛围,选择了美国西海岸这所学术重镇。旧金山的朋友几次告诉我,这孩子不用替他担心,能自主自立发展好。说实话,真没在老二身上下过功夫操过心,有的只是每次出外,都要带他顺便逛逛书店买几本书,或带他去图书馆,再有,就是在家时,他总是看到他的父母有空不是在读书,便是在备课写东西。也许,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比说教、压力更能影响孩子。

 

尽管孩子各方面很优秀,但他回到中国来,却一下暴露出他的很大缺陷,听不懂说不出,交流沟通的困难障碍直接影响着他与他老爸大家庭及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深度交往和互相了解。祖父母和他之间“情深意切”,有多少情感的分享和交流,在他老爸尽管很“精准”的翻译中打了折扣。双方都能感受到,这语言的障碍,会变成文化之沟.有不少言外之意,很难互译!老二成长的教训,一个可以有机会成为“双语人”的孩子,在语言敏感期内,由于他爸的不坚持,失去了学习母语之外的“父语”的最好机会,这是我做父亲最大的“失职”和“遣憾”。因为这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是文化价值观和深层“身份认同”的问题。这也是为什幺,我十二年前回来办西外,一定要坚持走双语教学、中西融合这条道,因为我从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儿子身上,看到了单语、无论是汉语或英语教育的局限,真正的“双语人”,才能根扎母语文化,但又能跨越疆界、融合文化,无论在哪儿生活学习与工作,都能如鱼得水,成为一个有根有源的国际公民(Global citizen).所以,老三,我的八岁小儿子,便在西外双语小学课程部,由中、外教用双母语的教学要求,学好中文,也学好英语,让中外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整合、在孩子身上融为一体,一个能出得去、回得来,能与他的中国祖父母无障碍沟通,又有跨文化的国际交往沟通力的孩子,于公于私,便是西外办学所要培养的人。

 

教育的传承

 

昨天在西外校园里见到了一位美国母亲,她与女儿一起来看她在西外双语小学部任教的儿子大卫。在美国加州小学从教近三十年的她,也做过学区英语教研员,当过小学副校长,教过不少母语是西班牙语或华语的移民家庭的孩子。

令我感动的是,她一来学校,先进班听了她儿子教的课,翻看儿子的教案和班上学生的作业,这是一位老教师、好校长对一位年轻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指导。她也与我们双语小学部也来自美国加州的外方校长一起,上上下下看了学校的方方面面,然后与我们坐下,一起分享讨论了她在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堂模式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看着这位具有美国母亲与校长双重身份的“同道者”,刹那间,我突然感受到,我们教育人,也许自然而然就在“亲情”与“专业”之间,搭建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內在关联与纽带。一个不远万里,飞越太平洋来到中国看儿子的母亲,与儿子分享亲情的最自然方式,是坐在教室听他上课。也许,教育、生活与生命都是一种“传承”,望着母子俩在讨论儿子的“教案”时的认真劲头,听着母亲满含着对儿子的赞许骄傲之情、但又严格专业的悦耳评论声,心里头又感动又自豪,很为西外有这样的好教师及好母亲而骄傲。也许,学校及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冰冷冷的理性知识的构建过程,而是无数由我们的孩子、老师、家长,所有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成员,通过一件件细节、一种种联结,所展现的、充满“人情味”的真实“故事”。

 

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内生性”与“主体性”

 

最近,应邀参加了一些以国际化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也一直在反思我们这些年来在国际化教育领域所做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起步是在清末民初,后来中断了较长一段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又开始慢慢兴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成了中国教育面向世界与未来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发展,犹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是以“全盘引进”、原汁原味的“COPY ”模仿模式为起点。IB、 A Level 、AP 、及各种英美加澳课程成为中国国际化教育的主流课程。这也是中国教育国际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起始阶段。

 

以后“引进模仿”阶段上升为“并列组合”阶段,中外两种课程、师资、教学共存并行、你教你的,我教我的,但二者互为相对独立系统,甚少整合互通,这是“物理并存”阶段。

 

第三阶段是“化学反应”阶段,中外课程有一定范围及内容上的整合,知识点上的交集汇合、中外教师教学上的同构互助,一些主题式探究性课程的合作交流。

 

第四阶段是“生物基因”层面上的“混血儿”阶段,中外在课程、师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己在深层内涵上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没有截然分明的中、外不同课程体系及教学差异。这种真正全方位立体式的融合(Integration ),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理想目标。

 

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各类国际化学校,大都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只有极少数在做第三阶段的探索。第四阶段的到来,首先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范式转化”(Paradigm shift ),即由中国国际化教育前三阶段的出发点——国际课程本土化向本土课程国际化转型。这一转型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由外力推动促发型向内生型的根本转变。由于出发点的转变,国际化教育的根本体系原则内涵都会有变化。其内核与架构不再是外来不可改变只能遵循照做的“硬性约束”了,由本土內生发展为主,但又嫁接融合全球各种最好教育教学资源的中国国际化教育的体系、课程、师资、教材、评价、课堂模式应是中国国际化教育最终要追寻的“理想状态”。这也是中国培养有根有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合格及优秀成员的“主体性”需求。国际化教育的出发点及落脚点,都要建立在自身的认同、內生及主体性基础上,一个没有自身“智能价值芯片”作内核的国际化教育是很难可持续发展的。

 

“內生性”及“主体性”的确立,会使我们的国际化教育有着更自信从容的心态、更开放包容的格局,去更好地汲取、消化、整合、融合全世界优质的教育课程资源,也使我们的国际化教育有着更坚实的本土基石,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不是英美或西方教育的代名词,而是中国本土教育与世界交融、碰撞、互通而內生发展的过程与结果。

 

国际化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近些年来,一些大城市及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们选择了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国际化”课程与海外升学途经,而且由大学逐渐下移,幼儿园、小学及初高中阶段,各种各样的双语班、融合课程或纯洋质洋味的全引进学历及考试证书,在一些公办学校或众多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四处开花,有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也办起了能招收中国学生的双语学校。一时间,群雄併起、鱼龙混杂,国际化教育变成了各种利益交织、良莠不齐的万花筒。

 

面对着招生展会上几十上百家各种国际教育课程及证书、学历的提供者,听着校长或招生人员滔滔不绝的宣讲介绍,很多家长学生也是眼花燎乱、内心纠结,不知从何选择,在这些“洋课程”与“洋证书”背后,我们的家长孩子们及国际化教育的从业者们,真正理解明白国际化教育是什幺?弄明白这些课程与证书背后所蕴含的真正教育内涵与价值吗?

 

其实,世上真正的好教育,本质内涵上都是一致的,有普遍共性与相似价值,并不分地域国别与文化传统。当然不同文化、民族、传统、社会也会有其自己的教育特色(包括其优缺点)。为什么这些年国际化教育能在中国“独领风骚”,在很大原因上,与我们当今中国教育的功利工具性凸显,孩子们成长之路越走越窄有关。

 

教育本是一个立体多元、校内校外、各种社会资源融合、共同育人的长过程,但反观我们现实的教育,课堂与围墙内的学校、或校外的补习机构,成了孩子教育的主要平台,更令人不解的是,我们的高考升学与录取率逐年提升,但我们学生的应试压力及课业负担,不但没有递减,反而越来越重。这些压力重负还一直向下迁移,成了孩子一出生,父母的坚定信念: “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教育,一下就变成了“短跑冲刺”,在孩子的幼小阶段,就要竭尽全力、赶超竞争。

 

回忆当年儿时的弄堂伙伴们的嬉戏打闹,各种开心的游戏及疯玩,那时的小学,半天上课,各种符合儿童天性的自由活动、留白的时间,虽无多少玩具及电脑手机,但打弹子,玩自制卡片、捉迷藏、抓蝈蝈儿、斗蟋蟀······,这些我们儿时的幸福快乐的时光,给我们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认知与情感的基础。这些无忧无虑的“玩”,成了我们孩子间交朋友、结对子、找伙伴的最好社会化的过程,”玩中学”也给了我们接触自然、动手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些尊重孩子天性的正常自然过程,给了我们一种“身心平衡”的健康生长机制。

 

所以,国际化教育的第一条,应是“返朴归真”,重新寻回并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的身心发展,重趋平衡。孩子的成长一定有个体间的差异与特质,没有一刀切的“起跑线”,也无所谓“输与赢”。

 

今年刚过“圣诞”,从美国大学放假返沪的西外国际高中毕业生顾同学回母校作了一场学术演讲“权力的游戏”,他就读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美国的专业排名前三。学校离白宫也只隔几条街,。这个才离开西外四个月的学生,与母校的中外老师、学弟学妹们一起分享他对美国的权力运作、中美贸易战、修昔底德陷阱、中国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化进程的思考,听着他自信而又流利的中英双语的论述,不禁想起三年多前的一个暑假,中考失利的小顾同学,心里充满着低落的情绪,对自己的未来也不自信。短短三年西外国际高中的学习生活,小顾同学不仅重新找回了自信,在一次行走课程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他代表师生发言,挥手要立“华夏之志”。是的,分数考试确实重要,小顾同学读高中时托福、Sat、平时学科成绩都考得不错。但他不是个“书呆子”,也不是一次考不好就倒地不起的退却者。真正的国际化教育,首先要给学生自信自尊,要让学生锤炼人格、励志养性。培育一种超现实功利的眼界格局,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国际化教育的第二条,便是尊重每一个个体,个性化教育,差异化教学,真正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国际化教育是有课程、学业及考试标准。但国际化教育绝不能将中国的中考、高考变成“洋中考”或“洋高考”。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变成一个标准化的应试过程。不少国际课程班,实际上更象一个洋高考的培训机构,以刷题为主,只求各种标准化考试的高分,对学生的学习素养、个性需求、人格发展,都不屑一顾。“一俊遮百一丑”。又回到了只求分不育人的老路上去。

西外有一学生,从小学双语部一年级读到高二,非常有个性,学校给予这孩子宽阔的空间去寻找最适应自己的成长路径。在西外十一年间,这孩子不仅能用中英双语写小说、译诗歌,双语演讲辩论拿大奖、双语演戏主持够专业水准,还制作环保公益纪录片,做慈善。自学了法语,高中时在网上做家教,挣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独立而又自信,一个真正有“国际范儿”,能在那儿都能生存发展的全球公民。不能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评价学生,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潜能,国际化教育便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成人,做最好的自已。

 

国际化教育的第三条,是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及独立人格。有没有问题意识,能不能质疑挑战现有的知识、权威及习以为常的规范。国际化教育的关注点是要培养有高阶思维能力,能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有深度反思力的主体自我。西外的初、高中辩论队,在区里的辩论赛中,分别赢得冠亚军,国际部初、高中不少学生,在全国及华东区的英语美式辨论赛中,也捧回冠亚军及最佳辩手称号。同行一位校长说:西外是赢在课堂。确实,西外的国际化课堂是开放平等、师生能讨论辩论的课堂,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挑战老师及权威。西外不仅有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更是在每门课中,渗透高阶思维的认知与方法。在西外的课堂,“错了也给分”!

 

国际教育第四条,是要将孩子们被禁固束缚住的想象创造力给解放出来。国际化课堂中好多课上孩子们的涂色画画,各种五彩作业,并不仅局限于美术创作,这是知识建构中综合想象、创造、设计等各种认知元素的深度学习。学习并不只有文字及抽象的符号公式及逻辑推理,更需要有想象创意的情感联结。西外的戏剧、摄影、美术、动漫、音乐、舞蹈,各种设计创造,在西外校园的周周演、展览厅、Gala day等各种艺术文化舞台中,五彩缤纷,创意无限。

 

国际化教育的第五条是强调孩子们要有动手实践、参与生活的感性体验。教室与校园的教育地平线太窄太短,会严重限制孩子的人生发展的地平线。各种社会服务、公益活动、行走课程、跨界项目式探究学习,都应成为国际化大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西外学校坚守坚持了十多年的行走课程,不仅去纽约、伦敦,巴黎,更去井冈山、泰山、曲阜、安阳、红旗渠、内蒙、敦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黄帝陵、梁家河、延安、西安、徽州、南京、绍兴……,每次在行走路上,学生们除了做各种探究性学习,也要去当地的留守儿童学校,交流分享。云贵山区好几所留守儿童学校,也有着西外高中国际部学生筑梦社团六年来援建的小图书馆。这个由学生们自发组织的社团,自己筹款、设计、施工,每年都去支教帮困。西外国际高中的范同学,也是连续几年积极参与组织去边远山区学校帮困支教的活动,也被纽约大学上个月提前录取。这些孩子通过走向社会,实践分享,有着比一般孩子更强的内驱力和责任感。

 

总之,中国国际化教育最本质的一条,应是立足于本土社会文化资源、培养有深层身份认同(identity)、但同时又有宽广包容的全球视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格成员。一个能有坚实的母语及文化的传承,又有双语人的同理心及国际胜任力。既能根扎本土、又能行走世界。小我与大我、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华夏与世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中,融合贯通,这也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双语教育的再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双语人?

 

关于英语,我们只要能记住字母,学会拼读规则,再变成文字,我们基本上听了以后是能够拼写出来的,因为字词与语音是有关联的。

但我们汉字不是这样,汉语还是象形会意文字。你会说,但不一定会写。我目前有两个在国外长大的孩子,他们能说点简单的汉语,但你让他们来写和读,那真是个大问题。

所以我们中英双语的教学怎么做?

 

特别是我们孩子还有一个语言敏感期。什么叫语言敏感期?无论是学母语,还是学外语,其实语言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别在我们幼升小的过程当中,我觉得这两种语言是母语为主,还是外语为主?哪个阶段是应该是母语为主?哪个阶段是应该以英语为主? 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母语发展是基础,也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最近我们做了很多的思考,为什么说我这个题目是双语教育的再思考,因为我们从办学第一年开始,已经做了14年,我们觉得要培养出真正的双语人不容易。

 

双语学习,不能光停留在一般交际语言的层面上,而是要进入到学术专业层面上,特别是我们孩子以后到国外去读高中、大学、研究生,甚至可能还在跨国公司工作,孩子的专业英语的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两种语言之间既然有这么大的差别,我们怎么做?我想这也是我们在座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真正的双语人士一定有自己母语基础,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有自己真正的语言的根基。 

 

但是英语又这么难学,特别是英语的语言敏感阶段。你过了这个年龄,你的语音语调很难学,而幼时又是母语学习的奠基期,所以在在幼儿园和小学这个阶段,如何处理好母语与英语的关系,是双语发展的关键。首先,我觉得一定要把我们的母语,就是中文汉字的书写、阅读加以重视。

 

中文汉字,象和形是分开的,在1、2年级一定要把汉字写好,因为汉字书写的敏感期,就是1、2年级。汉字的写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英语的语音敏感期也恰恰是这个阶段,英语学习这阶段要有大量的听和说,所以要尽可能同步进行。

十岁之前有高强度的英语听和说,和注重汉语的写和读,那将会非常棒!而初、高中阶段,则要加大读与写的输入与输出。大量的文本阅读与写作,这一阶段以读写为重点而辅以听说的英语学习安排,符合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这也是我们自己做了十多年的双语课程的经验体会,因为我觉得语言的敏感期错过了,常常是事倍功半。而对我们中国孩子来说,幼小阶段母语重读写、英语重听说,而初高中英语重读写、辅听说,是最佳的双语学习策略。

 

如何“炼成”双语人?

 

我们中国的孩子现在有这个条件去学,我们当年没有外教、没有浸润式的语言环境。现在我们西外学校就有近80个外教,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双语课程部都是双班主任制,都是一个中方老师,一个外方老师。同在一个教室合作教学教,我们是按照百分之五十的中方、百分之五十的外方课程来教学,中英双语同步协同发展。

但语音语调,那种native的那种语感,我们从幼儿园和小学就会开始培养,这很重要。因为语感阶段一旦过去了,就像现在我们很多人学英语的语法,是靠练习记忆,并且常常犯错,有很多语法规则我们是死记硬背的。我们在写和说的过程当中,我们不是自然而然地生成正确的句子,而是要有意识地去组合,我们缺乏母语感,也就是语言的内在生成结构。

 

我们说英语学习是有临界点,这是我提出来一个概念,英语学习达不到临界点,就会前功尽弃。在小学阶段临界点是什么?在初中的临界点是什么?到高中到大学,临界点是什么?你达不到这个临界点,其实你好多的英语学习是碎片化的,你就不会有内在的语言结构化的生成力量。

 

语言学习一定要和文化、历史、社会以及其他学科要整合在一起。当然从幼升小这个角度,可能一开始在我们学校不会铺得很广,但是我一直和我的外教和中教强调,就语言学习,中方和外方的老师要有协作,要形成协同效应。

 

什么叫协同效应? 比如说我的中文学习,我的英文学习,我们要找孩子在两种语言之间发展的共性。你说两种语言互相排斥,你教你的,我教我的,到最后是事倍功半。

 

两种语言它是有基本的词汇量,有基本语言组织的结构。那么这些结构性的能力,要通过两种语言的比较、练习、协同,最后达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过程和结果。

 

我说我们的双语教学不能成为分离式的,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就是分离式,外教和中教之间很少有沟通。我们现在在做中英双语的结构性的变革和调整。我说怎么培养双语人?怎么培养真正在中英这两种,不仅是两种语言,包括学科层面,包括在文化层面,包括在身份认同层面,包括在国际化的理解和思考层面上的双语人才。

 

我们中国人要用心学好我们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而且我们中国的文字语言也蕴含着特有的一种认知结构,我们汉语我觉得是不能变成拼音文字,而且从脑科学的角度,现在我们汉语确确实实对我们中国孩子的智商,大脑认知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有象和形,我们的象形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那种拼音文字所不能激活的我们大脑皮层当中一些很关键的部位。

 

所以我们要好好想想,我们进双语学校读双语课程班,不见得短期内比在国内课程班、比在公办学校一定会好很多,但语言学习会不断的积累和内化。

 

所以慢慢地,其实我觉得我们要有耐心。特别是双语人的培养,它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没有8年10年,没有15年20年,就很难就真正达到双语人的高度。但是它一旦这个临界点达到,他中文和英文会融汇贯通,都会非常好。

 

我说中文英文。怎么协同,学科这一块,我觉得语言教学不仅仅是语言课,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数学,在我们小学是按照国家标准,用的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我说母语语文就是不能上对外汉语,也不能只上美国,英国的数学、科学,要有中国的数学,要有足够量的母语学科教学,同样,我说也要上美国的数学,也要上美国的科学,也要上世界地理历史戏剧文学等学科内容。

 

美国总统大选,说说看你怎么想的?中美贸易战、全球气候变化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大事都怎么回事?我们在每个教室打开电视机都可以收看BBC,而且我现在要求所有的初高中学生都要收看讨论。为什么?真正的语言学习是要有内容及深度的。

 

所以他们无论用哪种语言在表达,交流、分享、辩论,都会岀彩。西外有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双语课程读到高二的学生,在好几次校际中、英辨论大赛中荣获最佳辨手称号。这些孩子,中英文都已达到母语及准母语的水准,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什么呢?他们利用两种语言的优势,不断的在做能力的迁移,思考批判力的迁移,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东西。双语学习,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是孩子心智、眼界、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