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林敏     第一教育 


这些天初三高三学生刚返校上课,自己早出晚归,与在家线上上课的小儿子几乎没有交集。昨天终于能回家吃晚饭,小儿子先是下意识地将椅子朝他妈那儿挪,与我座位拉开距离。

 
是的,对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心理距离最近的应是陪伴他最多的亲人。他和母亲是最亲近的,餐桌上他下意识地移位朝他母亲那儿靠,也是他与我心理间距的真实反映。

 
意识到这几天我在他生活中的“缺位”,晚饭后,我有意识地走进他的房间,试图与他说话交流。也许,我的第一句话“你这几天干了些什么?”,语气中带有一个父亲对儿子检查责问的味道,一下让孩子又在心理上“离我而去”。他不仅不愿接我的话茬,反而找借口,去干他自已的事去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也在反思,平时与孩子交流,成人化的味儿很重,话语中将孩子看作是一个被“管”、被“教育”的对象。父子间的人格平等,只是在意识层面,但在具体的交互过程中,自己下意识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行为语态声调,还是带有那种居高临下的“父权”腔调。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在内心深处、情感层面真正接纳我,也是他对我话语神态中所能感受到的“威权”的自然反应。


认识到此,要改也不容易,如何从孩子感觉中居高临下的“父亲”变为能真理解他,也能有心理舒适感的“同伴”,这需要做很大的调整。


我试着从常与孩子谈“正经”事的对话模式改为与他“唠家常”,先说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小事,各种以前总觉得浪费时间无意义的东西。人际交互,那怕是再亲近的人,常常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能让人的心理与情感的间距拉近缩短。


家人之间,师生之间,尤其是孩子与成人之间,由于地位悬殊,更需通过“唠家常”,来减少感应距离,建立起情感共鸣,这才是有效人际沟通的基础。


我们与孩子无论在学校与家庭,板着脸讲道理说正经事是我们的主要沟通模式,久而久之,我们习以为常,忘了人际间交流,还有各种有效有趣的模式,“唠家常”,其实就是构建信任、增强亲近感、使孩子或交互对象更易接受理解对话与人际关系深层意义的有效沟通方式。学会与孩子“唠家常”,也是教育人必备的“基本功”。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