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林敏教育随笔
周末,找时间一口气看了好几集《觉醒年代》,犹如前些年看《人间正道是沧桑》,看着剧中的人物故事,也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也置身于各种场景中。
《觉醒年代》所呈现的,是一百年前新旧交替中的中国,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章士钊、胡适、钱玄同、周树人、周作人、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一大批中国的知识学人,在北大的校园里,上下求索、既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反思批判旧传统,也有强调中国人之精神与国粹文化。蔡先生持掌下的北大既能容忍支持陈独秀等学人高举“科学、民主”俩面旗帜、以启迪民智、改造国民性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但也能包容有真才实学、一心维护道学传统的辜、黄、刘等“保皇派”。那时的华夏大地,各种思想主义、理论流派、齐放争鸣交锋,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寻找救国济民的道路途径。
剧中的人物角色,没有被脸谱简单化,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极富个性特质,尤其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位新旧之交的书生读书人,在百年中国的社会大变迁中,扮演了思想启蒙的关健角色。而饱读中西经典、通九国外语,但仍留着辫子的辜鸿铭,更是在剧中有着极为出彩的呈现,在辜氏那场“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中,连观点立场与之相左的陈独秀、胡适也情不自禁地有着内心深处的共鸣。何为传统?何为国人之精神?何为思想启蒙? 蔡元培治下“兼容并包”的北大,有着多元、宽容、自由、开放的求索氛围。
沉浸在剧情与人物角色中,也在思考百年后中国书生读书人的角色特质。那时这些书生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胆有识有担当,有着潇洒无羁、超俗脱凡的人生。他们所关注的,虽也不离那时的民生国事,但他们更有一种传统士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深厚博大的胸怀与格局!
斯人己去,留存的,只是那些先生们在我们想象中的千姿百态,气质性情。观剧后脑海中一直回响着辜老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演讲中的一句话:国人脑后的辫子易除,可每个人心里头的“辫子”,可不那么容易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