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教育 » 国际课程

国际高中的中文类课程,为什么开,怎么上?

2021-03-31 梁慧萍 潘炜倩

 

国际高中的中文类课程,有必要开吗?

*20校取得上海市高中毕业证的必要条件

 

作为2014年首批上海市教委特批上海市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学校(简称20校),西外为高中国际部学子提供上海市和非上海市国际课程班学籍,并开设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四门中文教授的国家必修课程,学生修完学分,参加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后,方可获得上海市教委颁发的高中(国际课程班)毕业证。

*文化自信,学贯中西并能有效衔接大学通识教育

开设中文教授的国家必修课程,不仅是政策的要求,而是培养学生以母语为基础的高阶思维能力的途径,为学生有效衔接大学通识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石。为什么这么说呢?以英文教授的人文课程如文学,历史,政府与政治,学生能够胜任的学习深度往往与中文教授的学科不同,以中文教授学科除了在内容上给予学生丰富的中华底蕴,文化自信外,它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方面也有英文学科无法取代的位置。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为了平衡德国、苏联大学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偏颇,早已逐渐形成了通识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培养模式。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在2016年提出本科生要在艺术人文、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等八大领域都要修满学分;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始终以学院制为依托开展通识专业教育融合的培养模式。作为一个中国学生,要想真正成为具备跨文化的中西融合人才,需要在了解本国体制文化,政治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比较学习,能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问题,并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解决分歧,尊重自我和他人。一个学生若在高中时期经过母语高阶思维的训练,在吸纳西方文明的同时,学贯中西,使其拥有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在重视通识教育,推崇跨学科和创新思维的海外大学本科教育中无疑是极具价值的。

国际高中的中文类课程,怎么上?

国际高中的中文课——语文、历史、政治和地理使用的是和公立高中一样的课本,所有学生需达到课标要求的学业质量水平,除此之外,西外高中国际部还深度研发中文类课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PBL),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个性化发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几个教学案例吧!

*《乡土中国》的群文批判性阅读

《乡土中国》是己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抗战时写就的一本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典著作。现被选为部编版高一语文的必读书。为了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关键概念“礼”的特点,老师精心选择群文本《论语》《采桑子》《社会契约论》的片段,从不同维度切入这一中心议题。 

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采桑子》出身贵族的金家大格格被礼教中的阶级观念禁锢了爱情,这些都启发学生认识了礼教对人的束缚。而儒家关于“礼”的论述,又提示了学生思考礼的正面作用。在习作中,胡同学谈到了维京人的“礼”——战死才能进入英灵殿,与诸神一起狂欢。这种“礼”的激励,使得逃兵极少,因为战死是光荣的。”

认识了礼的正面和负面作用,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礼”的压迫是中国独有的吗?王同学在习作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并非中国独有,“在殖民地,只要殖民者一下船,插了国旗,本国的法律和礼就可以作用于被殖民者身上,不不懂礼的土著会被冠以‘野人’的称号加以迫害。”

通过对“金格格”的人生悲剧的分析,学生厘清了“礼”的定义内涵、外延,通过对儒家“礼”教、殖民者文化侵略的细读,学生理解了礼对自由的保障与限制。这种批判性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联接中国的过去与当下,实事求是地梳理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各种特征,也会帮助学生在对自身文化、历史、社会、传统有着深深的情感认同的同时,形成一种更开放包容的胸怀、眼界与格局。

*APP设计中展现人文的温度,在课题中挖掘学生潜力

如何才能设计一个APP呢?很多人觉得这不是一个中学生需要考虑的,但是西外却组织学生们和TATA公司展开了这一项跨学科的课程实践。

在这个课题中,有一组同学,深感历史学科复杂难学,同时还痛恨很多游戏不负责任地歪曲了历史,因此他们设计了一款学习与娱乐功能兼具的APP方案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在他们的APP设计中,玩家从原始人玩起,他们必须掌握了一个原始人该掌握的技能,比如使用工具、钻木取火,才能升级到夏朝。到了夏朝,玩家还要和队友一起参与解决本朝的天灾人祸,比如有人要扮演大禹,带领团队治理好泛滥的洪水,才能顺利升级到商朝,这样学生就能一边玩史实正确的游戏,一边学趣味盎然的历史。

还有顾同学的小组,希望设计一款APP帮助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在随后深化的工作坊建设中,老师发现他非常有编程才能,便鼓励他成立社团,把APP方案变为现实。顾同学表现出了畏难情绪,老师便帮助他进行规划,成立社团,帮助他们解决场地,组织,活动等方面的困难。在社团壮大发展之时,又帮助他们调整社团发展方向,总结成果。顾同学经过短短的半年,就迅速成长为了一个有领导力的学生领袖,学习成绩也越到了年级第一,一年半来,他成立的先驱者Pro社团,成员约20人,已经连续30周发表科技原创文章,并且从零开始,自学编程,做了10个健脑小游戏。

这个跨学科课程设计的初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综合应用两大特点。授课老师在讲课时,一再强调同理心的重要性,因而只有对人们怀着深切的同情,你才有可能发现人们的需求,进而设计出APP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就是西外所强调的带有人文温度的跨学科课程——在课程中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感受,让他们通过学习,有勇气用科学技术去探索甚至改变这个世界,而不是天天感觉我笨死了,我永远学不好某个学科这种负面情绪。

*以演促写,在协作中培养班级凝聚力

缺乏交互、刺激性的文字阅读,对于习惯读图、看视频的00后来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因此我们在十年级的教学中设计了“微电影”这一语文和戏剧的跨学科课题,希望能够以表演促进学生写作热情。西外特邀南京大学副教授杨鹏鑫指导学生创作戏剧,并最终通过剧本大赛选出四个学生原创剧本进行拍摄,对于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本,学生们都热情高涨——演员、服化道、摄像后期、宣传报道、后勤服务……每个同学都在课题中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工作。十年级同学通过紧密的协作,以班级为单位出色地完成了四部微电影的拍摄,并评出了最佳微电影、最佳男女主角等多个奖项。这一课题既挖掘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使得学生在相互的配合中,逐渐培养起了班级的凝聚力。

结语:

对东方文化身份的认同,对西方优秀文明的吸纳,不是几节英文教授的数理化或者语言文学课程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和中文类课程一起合力建构出东西方文化碰撞对话的氛围,学生长期浸润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有所比较,有所发现,从而成长为一个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要知道,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朵沁人心脾的玫瑰,那东方文化就是暗香浮动的腊梅。国际化的人才,就是不仅能欣赏玫瑰的艳丽和腊梅的清幽,还能欣赏那姹紫嫣红开遍的满园春色。所以说,中文类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是国际课程的应有之义,当下国际形势紧张,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化进程更是放缓,这些有着中西文化学识背景的留学生将来需要在世界舞台为中国发声,在中国大地书写精彩的人生,成为国家栋梁。中文类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国际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还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应有之义,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