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林敏教育随笔

       这几天在听课中,对“提问”这一环节作了些思考。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聚焦所学知识中的难点、疑点。同时也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理清思路、抓住要点,学会分析、归纳、提炼、小结,也是训练学生组织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

     “提问”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重要对话渠道,这一问一答中,师生的认知情感在交融互动。学生在努力表述展现他对教师讲课内容个体化的“理解消化”的结果,而每一个学生具体鲜活的“反应呈现”,又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生成必不可少的一环。无“提问”,知识的加工消化过程会少一道重要的“工序”。知识从浅层的感知就很难内化为深层的概念理解。

      教师通过“提问”,亦可触摸感知教与学的“契合度”或师生间“认知情感”的落差。问答的正确与否,不仅是对学生理解掌握讲课内容的检验,更是对课堂有效性的最好反馈。

    “提问”,也是讲课结构流程中“起”“承”“转”“合”各阶段的“联接点”,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将教学过程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过渡,一问一答间,知识与认知的内在逻辑连贯递进、转换自如。好的提问,犹如一串珍珠,一粒一粒地闪亮发光,能点燃师生认知与情感的火花,让课堂大放异彩!

      如何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提问”,确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大考验。课堂中,不少“提问”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对白。“提问”不是让学生复述教科书上己有的定理、概念、结论,或重复教师ppt或黑板上所写下的重点语句。好的”提问”,是“抄”不到“一目了然”的答案,是要学生经过思考、质疑、诘问、分析、归纳、梳理、总结……经过自己特有的认知过程,用个性化的方式呈现表达出来的认知“节点”。好的有效“提问”,是师生教学相长、互动共生的“阶梯”。教师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教学“阶梯”,一步步引导学生共同达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