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林敏教育随笔


在海外二十多年的岁月中,读书教书,拿了硕博学位,成了大学教授、博导、系主任,这仅仅是我学术专业发展的一条线,人生过半、细思回想,其实对我生命有着更深刻更重要影响的,是我在留学期间经历过的友情与爱情。


出国前,在一个“禁欲”时代渡过青春时光的我,对异性、爱情的感悟理解,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得来的那些感人凄美浪漫的故事中。俄国、欧美经典作家小说中的主人公和中国四九年后红色文本中的革命爱情叙事,是我这个己是二十五岁的成年男人唯一的“爱情宝典”。可以说,当踏上欧洲这片开放浪漫但同时又有传统保守一面的土地时,我是一个在两性交往方面,幼稚天真,远未长大的“大男孩”。


记得刚到欧洲,在大学欢迎新生的晚会上,我和几个来自东亚的学生们站在一起,端着饮料,看着来自非洲、西亚、拉美和本地的学生们就着快节奏的乐声,在蹦哒跳跃着。突然间,一个有着卷曲棕褐色头发的本地女生,跑到我们面前,大声喊道:Let' s dance ,一把拉着我的手,加入了跳舞的人群。尽管在复旦读书时,也参加过几次同学组织过的舞会,但总觉得自己不是这个料,后来也没参加了。这个女孩,用她的闪亮的眼神、激情的舞姿在不断鼓励我,催我放开我那拘谨僵硬、被束缚住的“身心”,她贴在我的耳边说:Please, be relax, enjoy it....渐渐地,我忘了自己不会跳舞,也放下了多年养成的、在陌生人面前,习惯性的那种严肃呆板、不自在的紧张状态,与在场的少男少女们一起,尽情尽兴地蹦跳起来……


一曲终了,那个女孩告诉我,她在大学双修新闻与社会学,家住离大学二十多公里的一个小镇,因要搭晚上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她得先走了。我俩只顾着蹦哒跳舞了,都没问对方的姓名,晚会结束回家的路上,只记得那随着女孩的舞姿,不断上下左右晃动着的棕褐色的卷发,犹如随风摇曳着的麦浪。


也巧了,几周以后,大学国际学生俱乐部组织讲座,请大学政治系的一位教授讲“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我的边上,坐着的正是那位女孩。报告后的提问环节,我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道:苏联的新领导,会不会像中国的邓小平那样,启动“改革开放”?这个问题一下就成了那晚所有参会者最感兴趣的聚焦点,我也被教授邀请到前台,与他一起,解答这一问题,我介绍了中国从文革结束后的变化,也提到了自己就是邓小平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没有邓小平当年拍板“恢复高考”,我就上不了大学,没有改革开放,我就不可能出国读研,今天也不可能与大家相遇。我也提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预测苏联也会逐渐发生变化,这俩个大国的变化,将会给世界带来极为深远的冲击与影响。那晚讲座的后半段,我成了主角,尽管我的英语表达不甚流利,但我用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分享的内容,却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参会者。


讲座后,仍有不少学生围着我,问着各种问题,讨论着那遥远而又神秘的中国。那晚,这个有着棕褐色卷发的女孩问了我的名字,也给我留下了她的名字与电话,说有机会再想与我聊聊。后来我知道,那天晚上,她没赶上最后一班的公交车,花了不少钱打租车回了家。


从此,那个女孩与我相识并来往不断,在我异国他乡生活学习的最初适应期内,给了我最大的帮助与支持。如果说,是我的大学老师们,在专业学习上,给我指导引路。但是从这个女孩和我交往的其他朋友同学身上,让我对欧洲百姓的家庭、工作、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真实的浸润体验,是她和这些同学朋友们,牵着我的手,领着我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他们真实的情感与生活。对一个在曾经封闭多年,与世界隔绝的社会环境中生长的“大男孩”,突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而又有不同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社会制度的生存环境,光靠学科上导师的专业指引,要调整适应新生活,是远远不够的。留学,不仅是在实验室、图书馆、教室听课做实验读书写论文、还要尽可能地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亲身感受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世俗烟火、参与具体鲜活的人际互动、了解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没有这些浸润式的社会人际交往与体验,我们的留学生活是苍白浅层表面化的“游学”。留学的意义与价值,在于通过深入的全方位的社会参与学习感受体验,真正沉下心来,潜入到社会的最深处,知彼知己,用他者反观自我,取长补短,互动共生。


这种“浸润式”的留学生活,能给人们带来“脱胎换骨”的深层变化,它会逼你重新思考你以前“Take for granted”的好多行事方式与人生原则,拷问你与生俱来,从不质疑就全盘接受的观念思想。让你打开闭塞固化的心灵,使你能放飞自我,打开“千人一面”、同质化无个性的思维模式。


每次与那女孩交谈,她那调皮的眼神总是在诘问我对各种人和事的看法与判断。每次在讨论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她也总要找出我论断中的各种“破绽”,质疑我的各种前提假设。


她不仅是在智力思维层面上不断挑战我,每次见面时,总要给我带来我专业之外的各种杂书、她写的诗和从路边田野间采集的各种形状相异、色彩斑澜的野花。她告诉我:从小不喜欢花店里的花,因它们大都是人工培植出来的,虽鲜艳夺目但缺生命之野。她喜欢在野外风雨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它们不娇揉造作、鲜活自然、千姿百态,充满着生命的色彩与活性!


我们从相识变成好友,慢慢地,友情逐渐也升华成了爱情。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全身心投入的完整的爱情经历。炽热如火,如痴如醉,春天的阳光下,我们在一起散步、读书、会友,街角咖啡馆的凉椅小桌边上,一群同学朋友吟着诗、哼着歌、大声地争论着刚看完的戏剧与电影,也常常在各种学术讲座,研讨工作坊上,与大师和同学热烈地切磋争辩……


我们都是穷学生,我的奖学金,付了生活费,还要买书,每月几乎没多少结余。大部分时间,是她,还有我的同学好友,请我吃Pizza、喝咖啡。有几次我打工挣了点钱,请她和同学们在青田华侨开的中国饭店聚餐,同学们边吃边起哄:原来你是用中餐打动了她的心……


还记得那年暑假,我俩背着包,Hitchhike, 沿着风景秀丽的亚得里亚海岸线,搭顺风车去了海边古城杜布罗夫尼克。在海边,我们没钱住酒店,住在自带的帐篷里,看着夏夜天上的星星,听着海上阵阵的涛声,吃着从超市买来的面包,不远处酒店B.B.Q烧烤的香味顺风漂来,我注视着月光下她那闪烁着蓝光的眼睛,承诺道: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带你重返亚得里亚海边,我们会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菜!她笑了,手指着海的方向:我们今晚不是住在有着最好海景的“帐篷酒店”吗,又能观海又可赏月?


月光洒在在朦朦胧胧的海面上,虽没喝酒,我眼眶里却是一片滋润,她带给我的,是对生活的真诚和浪漫,是去倾听自已,理解包容别人,是一种超凡脱俗、毫无功利的情感交融与分享。是一个女孩内心最纯真的生命之情。当她挽着我的臂,走在她那仍有着天主教保守传统的小镇街上,她的邻居亲友,不少一辈子从未亲眼见过中国人,都吃惊好奇地注视打量着我们,她总是笑容满面、落落大方地打着招呼,介绍着我。


我很幸运,第一个让我尝到爱情的女孩,给了我什么是爱的真谛与真情。让我知晓,人性中的共性与人类的基本价值是能超越特殊的族群、肤色、地域、文化与传统,我们之间的相同点要远大于不同点。但也恰恰是这些“不同点”,在我们彼此还没真正成熟前,也成为我们后来分手的“火药点”。


但回首往事,是她和我生命中相继出现的伙伴们,把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慢慢变成了一个能独立行走世界的男子汉,但他(她)们也从没让我抹去“大男孩”不时会显露出的幼稚天真的浪漫底色。记得有段时间,我一直和她唠叨,很羡慕那些浪迹天涯的流浪歌手,她笑我道:你五音不全,读书还行,好好读你的书,浪迹天涯是一种心境心态。二十年后,我回故土办学,真成了一个校园的守望者和精神的流浪者,讲课教书确是能“浪迹天涯”,心无自缚则人生如行走天涯!


二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回欧洲开会,与她相约,在亚得里亚海边,相聚见面,我们喝了香槟、吃了她最喜欢的烤鱼、也忆起了多年前在岸边帐篷外看海观天的美好时光……虽然那时我们早己分手,人生再也回不到过去,原来炽热烧人的爱情也变成了心有戚戚的终身友情。提起当年相爱时我在海边作的承诺,她还没忘。


岁月匆匆,五年前,我与妻子带着小儿子,又重返留学旧地,她开着车来机场接我们,老远就能看到她那卷曲着的棕褐色头发,近了细看,棕褐色中也夹杂着不少银丝,我们都老了,但留学时的青春岁月,却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