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简介 » 校长随笔

——林敏教育随笔

国庆节假日感冒仍未完全痊愈,在家却是读书的好时光。读了几本关于世纪之交维也纳“群星闪耀”时的人物传记、回忆录和评论作品,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活在中欧文化之都维也纳各领风骚的大师群体的涌现,有着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记得当年自已在欧洲留学,第一次去维也纳,就为这座人文传统深厚,充满着历史记忆的中欧古都而着迷,维也纳之魅,不在于那些现代化的各种标志,而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在这座城市所留下的厚重积淀与印记。

借用也是那一时代的作家茨威格的名句“人类群星闪耀时”,确实,那时的维也纳,大师辈出,从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哲学的维特根斯坦、心理学的弗洛依德、到社会思想家哈耶克,这一现象,有很多社会历史原因,涉及到欧洲和奥匈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各种因素。但有一因素却是十分重要,即那时奥匈帝国对教育的重视与基础教育的普及,学校和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积淀,特别是中欧文化传统中对知识、学术和学人的尊重。这些书中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那时的维也纳,最受尊崇的职业便是在大学教书的教授们。如在那个人的称呼中,有着Dr.(博士)学位的头衔,此人便有着崇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尽管这一博士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无权无势无财,但这一称呼可保有其“精神贵族”的受人敬仰的地位。

那时在维也纳和中欧的文法学校,古希腊文、拉丁文、各种语言人文课程与数学和科学、音乐等课程,都是必修课。维也纳长大的德鲁克曾回忆道:当年家里来访的客人,亲友,相聚一起便是一场场心智与审美的沙龙。他曾深情地回忆他父母的好友,来家时在客厅中所朗诵的歌德、席勒诗剧中的片断、古希腊名剧《安提戈涅》《美狄亚》、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暴风雨》中的对白、还有荷尔德林、和布洛克的诗歌……

文学、诗歌、戏剧、音乐、绘画、从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到近、现代,古典与各种现代流派形态,在当时维也纳的文化生活中,都有一席之地。

中产阶级的子弟,虽也要为今后的生计谋生选课择业,但这些基本的文化素养却弥漫贯穿于学校与家庭的环境氛围,使这些年轻人自然而然地浸润其中。读但丁、歌德、弹贝多芬听莫扎特、不是功利式的附庸风雅,而是润入骨子里、血液中的习性与素质。

也联想起中国传统中士人的“家学传承”,读书人的经典诵读、修身养心、各种“琴棋书画”、“礼仪规范”的陶冶,也是中国文化和教育的人文根基。

反观现代教育,知识内容成大爆炸状态,师生忙于应付各种学科专业的标准化考学需求,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愈来愈严重。师生家长再也无遐顾及这些不立时见效的“人文底蕴”。确实,现代教育的技术工具化和功利化在不断吞噬人之为人的全人教育的根基。

这些看似无实效功用的人文素养,在千百年来人类的文明进化发展中,一直是教之核心、育之内涵,只有以千百年来人类文明所积累的人文成果作为我们现代教育的源点,教育才有希望。

让我们一起静心回归本原。好教育一定是厚积薄发,要出一流的人才,绝不能忽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