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课程 » 教育科研

个体的经验直觉与群体的概念符号

2022-10-18

 

——林敏教育随笔

这几天在家读书,对德鲁克在他回忆录中所写到的几个极具个性特色的犹太商人的故事感触很深。这些商界奇人没受过传统大学教育,也从无正规的管理和财务方面的培训,但却在各自的商业领域,从点点滴滴的具体实践操作着手、不断试错尝试,以自已个体化的特殊经验得失为基础,慢慢地感悟体验反思,最后变成一种基于无数经验感知后而自然而然形成的直觉判断,这些直觉判断并无教科书中那些理性原则概念的抽象性,而是一种由众多鲜活生动而又具体特殊的经历自发生成的高阶智慧。

这种基于个体直接经验和经历而生成的高阶智慧,确是不同于我们在现有课堂中所教授的群体提炼的抽象知识。我们的学科教学,从教科书到课堂的教学流程,都是将认知过程概念化、逻辑化、符号化、数字化。确实,在一个高科技知识密集型社会、教育的抽象结构化是个不可避免的社会化过程。一个高效率的社会运作机制,是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与各种抽象符号概念的系统建构。原有从个性化的具像经验的感知积累,慢慢地、自然而然上升为个体化的直觉判断和专业智慧,这一认知过程带有太多的偶然特殊与不确定性,而群体规范整齐划一的结构同一性,要求的是高度的抽象数字符号与概念。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再难回到以前那种依赖个体化的经验感知,从具体特殊到悟性直觉的认知方式。但我们在不断将教育中的认知抽象符号化、数字逻辑化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忘了,人的认知过程,是不能一味地去追求抽象符号数字化的高效率。世上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的各种生活、生存与发展,有着太多的特殊、偶然和变化因素,各种千姿百态的个人喜好与情感状态,是很难被完全数字逻辑概念化的。而且,真正高效的教学认知过程,具体的个体化的经验感知也是学生进入抽象概念符号层面的最有效环节。我们要在教育中、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个体化的经验感知时空,要让孩子们去切身参与、浸润于各种自我身心成长的具体生活和实践场景,教育不能只从书本到书本,从抽象概念到数字符号。教育也需要触摸、动手、制作、活动、亲身去感知和实践,真正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好课堂与好教育,既有鲜活生动可触摸感知的个体化经验的认知过程,又有在此基础上的抽象概念化与符号数字化的理性建构,二者缺一不可!